爱情和面包就像婚姻的两条腿,一旦失去其中一只,那这个婚姻就可能要宣告终结。一旦婚姻进入“破产”程序,当夫妻二人的“婚姻生涯”走向尾声的时候,一个新的问题就出现了:经营了多年的家庭财富该如何分配?
“离婚新规有变”,年起,离婚房产统统这样“分割”,夫妻闹也没用。
一、夫妻共同财产,一般应均等分割。根据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和财产的来源等情况,具体处理时也可以有所差别。属于个人专用的物品,一般归个人所有。
二、夫妻分居两地分别管理、使用的共同财产,分割时各归管理、使用方所有;相差悬殊的差额部分,由多得财产的一方以与差额相当的财产抵偿另一方。
三、婚前个人财产在婚后共同生活中自然毁损、消耗、灭失,离婚时一方要求以夫妻共同财产抵偿的,不予支持。
四、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五、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用夫妻共同财产出资购买以一方父母名义参加房改的房屋,产权登记在一方父母名下,
离婚时另一方主张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对该房屋进行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购买该房屋时的出资,可以作为债权处理。
总结:这5种财产只归女方,男方无权分割
一、女方婚前财产
我国《婚姻法》目的就是为了保障男女各自的利益,以免有心之人借婚姻之名钻了空子,谋他人之财,所以《婚姻法》的规定都相当严谨且公平,对婚姻前女性已经拥有的财产,给出了充分的保障保护。如果离婚了,结婚前女性的独立财产,男方不能要求分割。(这一点,其实男女双方都一样,男方的婚前财产,离婚后女方也无权分割。)
二、女方父母给予的财产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女儿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即使在结婚后,有的女方父母也会考虑给予女儿一些财产,这些都是属于女方个人所有,即使离婚了,男方也不能分割。
三、留给女方的遗产
不管是女方的父母还是亲戚、友人,遗嘱中指定了女方是继承人,这笔财产便是女方个人所有的,男方无权分割。
四、女方的彩礼
彩礼实际上是为了达成结婚目的的一种赠予,也就是说男女依法进行了结婚登记,彩礼理应归女方所有,属于婚前个人财产。
五、女方的个人物品
结婚时,男方送女方的一些东西。比如项链、戒指,以及结婚后,女方用自己的工资买的房、车以及男人赠送的昂贵首饰、包包等,都是个人物品,假使离婚了,也属于女方。现在很多父母为了让女儿有底气,陪送的东西也很值钱。而有些女人在婚前也有能力为自己购置房产,这些都属于女方,男方没有权利分享。但是,要注意一点,如果父母是在婚姻登记后陪送的东西,除非事先声明,是单独给女儿的,否则会成为夫妻的共同财产。
《民法典》中的规定,离婚时夫妻要协商如何分配财产,协商不成或有异议的,需由法院来判决。其中存在以下六种情形,离婚时可多分财产。
1、夫妻中一方在婚姻存续期间有过错行为,无过错方可以多分家产。
因此在婚姻中无过错一方需要保持冷静,尽可能地多收集对方过错行为的证据,以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
2、婚后抚育子女较多的一方,离婚时可以多分家产。
《民法典》保护了在夫妻生活中对家庭付出较多的那一方。尤其是家庭主妇,照顾孩子非常不易,离婚前一定要收集好相关证据,离婚时可获得经济补偿。
3、婚后照料老人较多的一方,可以多分家产。
4、夫妻中一方隐匿财产的,另一方可以在离婚时多分家产。
5、一方转移资产的,另一方可以要求多分夫妻共同财产。
6、夫妻中一方挥霍财产,或者给第三方赠送财产、购置房屋的,另一方如果掌握证据,就可以申请多分家产。
从今年新编的《民法典》看来,更人性化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条都有所改变,比如。
1、出嫁的女儿,享有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2、妻子有权要求小三归还所有财产
3、夫妻因冲动离婚的,有个离婚冷静期,可以在一个月内撤销离婚申请。
4、在商场餐厅等逛街吃饭的地方摔倒可以要求一定的赔偿。
5、男性也在性侵的范围内了,跟女性享有同样的保护法。
6、见义勇为、做好事的人不再承担民事责任,防止英雄寒了心。
这部《民法典》中的内容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是结婚生子,还是邻里纠纷,亦或者签订合同吗,开设公司,借钱还钱等等,都能够在《民法典》中找到法律条款。
最新版的《民法典》实施之后,我们只通过这一步法典就可以了解自己的权利,保障自己的权益。一部《民法典》在手,我们就能轻松应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每一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民法典》,只有及时掌握其中的内容,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拿起法律武器保障自己的权益,才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建议大家备上一本放在家里,利用茶余饭后的时间读上几页,了解更多的法律常识,不用到用的时候临时抱佛脚。
另外,推荐给大家的这个版本是官方大字版,老年朋友也能读,而且还附赠大家一本《法律常识一本全》,即便是对法律一窍不通的人,两本书一起读,也能很轻松读懂。
大家两本书一起读,知法懂法守法,生活更美好!点击下方,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