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大人都喜欢说:“要讲卫生,不然肚子会有蛔虫的”、“是不是肚子痛,该不会是肚子长虫了吧”……相信大家都还记得打疫苗驱虫,医生给的那颗糖豆,其实它是打掉肚子蛔虫的药,但是大家小时候都爱
过去,生活条件不好,整体医疗卫生条件也不好,所以蛔虫比较普遍。无论是70、80还是一些90后都有过肚子长蛔虫的经历,还有时不时父母催促讲卫生,不然就长虫地吓唬和提醒。在年第三届国际寄生虫学术会议上,就有报告直接指出,当时全世界感染蛔虫的占比为22%,也就是说超过13亿人感染蛔虫,而地域划分就是热带、亚热带。当时,我国感染蛔虫的人数接近6亿,已经是很庞大的一个数字了。
也正是因为在当时有如此多的感染者,所以蛔虫、糖豆让人记忆很深。当时父母都不让喝生水,吃水果也要求加盐,反正不照做就说会肚子长蛔虫,吓死个人。
总说蛔虫,但是它究竟是什么样的,现在为什么又像是消失了呢?
蛔虫:人体内最大的寄生虫
蛔虫,其实它的学名是似蚓蛔线虫。蛔虫的特点就是体型大,现今发现的最长的蛔虫有35cm,生活在人体小肠中。
多数人可能知道蛔虫可以拉出来,实际上,更恶心的是它可以被人直接从嘴巴里吐出来(简直不能想象,太有画面感了)。由于蛔虫喜欢活动,在我们身体里自由徜徉,所以可能它的幼虫会从肠道向上,跑到呼吸系统处,从而被直接咳出去。同样的,成年的蛔虫也有可能自己跑到呼吸系统处,特别是人体在运动的时候,成年的蛔虫很可能就到了呼吸系统,而它们的进入会让人体感到不适,进而直接将之吐出来。
说到这里必须强调一下,蛔虫的能力之一是穿孔,想一想,它在你身体自由徜徉的时候,可能会随机将你自己身体的器官穿孔,那么留给你的就只有感染直到死亡。
除此之外,就算蛔虫不是随机到处跑,也会让人的身体感到不适,比如常见的就是肚子痛,实际上它会在我们的体内和我们抢营养,慢慢的我们就会营养不良、体力不支了。
当然,它可能在我们身体住个一年左右就死掉了,毕竟它的生命周期只有这么短。但是它是寄生虫,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所以只要我们的身体被感染,那么它们就会一直活在其中,除非消灭掉它们。也正是这样的特点,此前也有国科学家想要以它制作生化武器呢!这样一想,有点可怕。
蛔虫:为什么现在消失了?
蛔虫一直都有,早在远古时期就和人类共生,当前发现的蛔虫卵最早可以追溯到2.4万年前,是从当时的人类粪便化石中发现的。
近代蛔虫在中国在内的世界爆发,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人口增长过快之下的社区卫生问题,如此才让蛔虫问题越来越严重,给了它们生存、生活、繁殖的机会。
在一段时期内,血吸虫也很泛滥,当时还是花了大力气才对它有效遏制。它和蛔虫一样都是能够有粪便排出的寄生虫,喜欢的就是不卫生的环境,能够提供它们生存的空间。特别是蛔虫还不要求中间宿主。
如今蛔虫基本都消失了,为什么呢?还是要夸一夸大家的卫生习惯和卫生环境都在不断提升。既不会随便随地大小便了,排出的粪便也是会集中统一处理,时间一长,蛔虫自然就被遏制,逐渐消失了。
虽然蛔虫的卵能够隐藏在土壤之中长达数十年,消失并不容易,但是当前的情况就是人们很少会生蛔虫了。
世界上,蛔虫感染仍旧是个大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有超过六分之一的人有感染蛔虫,感染的地区主要是在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比如非洲一些国家,蛔虫感染很普遍。
我国是将蛔虫感染问题控制得很好,不过世界范围内仍然每天都有因为蛔虫感染看医生的情况。
部分人可能因为卫生环境不好,而有的人也可能是太卫生了,此外,也有想要减肥、变美的,自愿在身体养虫子。
有人就问,竟然还有人自愿在身体养蛔虫。原因就是部分爱美人士听说蛔虫会吸收人体营养,想着身体有蛔虫就可以减肥,毕竟营养都被蛔虫吸收了,不仅不会长胖,时间一长也会营养不良,自然瘦下去了。
这种想法和做法不值得效仿,毕竟蛔虫在身体游走,随时都有让你身体穿孔的危险,这样的行为严重的话是会死亡的,千万不要盲目为美养蛔虫在身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