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贫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临床主要特点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常见于6个月到2岁的小儿。小儿缺铁性贫血是国家对婴幼儿保健的重点防治疾病之一,目前该病在世界范围内的患病率仍居高不下,在发展中国家甚至在发达国家也占有很高的比例。铁的缺乏不但影响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对儿童的智力影响也很大,因此要积极防治。
小儿缺铁的原因
1体内贮铁不足
母患严重缺铁性贫血、早产或双胎致婴儿出生体重过低,以及从胎儿循环中失血(如胎儿输血至母体或输血至另一孪生胎儿),都是造成新生儿贮铁减少的原因。
2铁摄入量不足
饮食中铁的供给不足为导致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
3生长发育快
随体重增长血容量相应增加,生长速度愈快,铁的需要量相,对愈大,愈易发生缺铁。
小儿缺铁的表现
皮肤、粘膜逐渐苍白或苍黄,以口唇、口腔粘膜及甲床最为明显。易感疲乏无力,易烦躁哭闹或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欲减退。年长儿可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
如何预防
小儿出生后的合理喂养,强调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尤其是动物类食品,如各种红肉、肝类等,在日常饮食中,可以给孩子补充优质蛋白、维生素B12和叶酸。
推拿调理贫血以健脾补肾、益气养血为原则。
推拿手法
1.补脾
位置:在拇指桡侧赤白肉际处,由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自指尖推向指根。
2.揉板门
位置:位于大鱼际的中点。
操作:用大拇指按揉就可以。
3.捏脊
两手沿着脊柱的两旁,用捏法把皮捏起来,边提捏,边向前推进,由长强穴捏到大椎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