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的一瞬间,会觉得自己解放了,但坐月子却又是一道坎儿,恢复不好,会落下月子病。尤其是剖宫产妈妈,刀口恢复不好,以后阴天下雨都会又疼又痒,挺遭罪的。不知道你的刀口恢复如何了?
剖宫产妈妈产后刀口恢复慢,二次撕裂疼哭了
生宝宝能顺产,应该没有产妇会选择剖宫产,毕竟产后恢复太遭罪了。但如果没有顺产指征,剖宫产是对母婴来说,最好也是最安全的选择。
彤宸生宝宝的时候,由于胎盘太靠近宫颈口,没有顺产的条件,最后在孕39周,选择了剖宫产。产前没有感觉到宫缩,打了麻药后,只是有些恶心,也没有痛感。等手术后六小时,麻药劲儿过了,才觉得刀口疼的不行。尤其是护士来按压肚子,彤宸疼的像一条被晒到沙滩上的死鱼,一下子从床上弹了起来。
剖宫产生孩子前确实遭罪少,尤其是发动前剖的。但产后坐月子,却也是更遭罪了。彤宸是婆婆伺候坐月子,老人家本身观念陈旧,不让吃蔬菜,不让吃水果。彤宸有次上厕所排不出来,硬生生用力,结果刀口撑开了一些,疼的她直掉眼泪。后来喂奶一直坐着,每次躺下都会觉得伤口隐隐作痛,越这样越不敢动弹。别人坐月子30天就完了,彤宸坐了足足两个月,刀口还是没恢复好。现在孩子两岁了,每次阴天下雨,腹部的伤口都会隐隐作痛,又疼又痒,别提多难受了。
是不是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剖宫产妈妈有多不易?其实,产后护理多上心,剖宫产妈妈也能恢复好又快的!
剖宫产坐月子守住四底线,新手妈妈恢复快又好
顺产妈妈是侧切的刀口,位置比较隐蔽,且刀口小,恢复也更快一些。而剖宫产妈妈,由于刀口位置在腹部,平时很容易用力,所以恢复也就更慢一些。剖宫产坐月子,最好恪守以下的四条原则。
1、注意观察子宫的恢复
生产后,妈妈们在肚脐的下方,可以摸到一团硬块,这也就是你的子宫。产后可以对腹部进行适当的按摩,增强子宫收缩。其实,压肚子的时候,护士也是按压这里,主要是促进子宫的收缩能力,避免产后大出血。
Tips:子宫在收缩的时候,有疼痛感且在忍受范围内,属于恢复阶段的正常表现,但如果了止痛药后还是疼痛难忍,就要跟医生说明情况,寻求专业的帮助。
2、保持伤口的清洁
现在剖宫产一般是横切刀口,位置靠下一些,如果你使用成人纸尿裤,也要注意尽量不遮盖住伤口,保持通风。一般产后的第二天换药,可以自行检查是否渗血、红肿现象,自己不方便可以让家人帮忙。产后一周内尽量不盆浴,即使淋浴也建议擦拭干净伤口周围的皮肤。
Tips:每天2次用95%的酒精消毒,如果发现有感染现象,及时咨询医生。尽量保证伤口周围的绝对干燥,避免被打湿,影响恢复。
3、月子餐营养要全面
坐月子饮食非常清淡,可能你会觉得没啥食欲。但也要尽量多吃一些,尤其是富含优质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的食物。比如瘦肉类、蛋类、豆类、奶类、新鲜蔬菜、水果等。
摄取足够多的蛋白质和维生素C,有利于伤口的愈合,但在剖宫产一周内,尽量不吃鱼肉,不喝鱼汤,避免其中的有机酸,不利于伤口愈合。如果你是过敏体质,更要注意,避免海产品的摄入,可能会让你的伤口发生过敏反应、发炎。
4、侧卧喂奶
在上文中,我们有提到,产妇彤宸就是因为自己喂奶总是起身,坐着喂奶,反而拉扯到了伤口,恢复更慢了。
剖宫产妈妈喂奶建议侧身,这样可以减少动作拉伸,而产生的不适疼痛感。等自己的伤口恢复好些了,才能更有精力喂养宝宝。
Tips:侧卧喂奶建议在宝宝的身体一侧垫枕头,保持大约30度左右的倾斜,这样可以很好的避免,呛奶和吐奶的发生,不容易吃进去大量的空气。喂奶后轻拍宝宝后背,等十几分钟后再拿掉垫的枕头,就可以了。
剖宫产什么时候刀口不疼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大多数产妇在一周左右,腹部伤口的表皮就已经愈合了。如果平时没有大幅度的动作拉扯,以及外力的作用,基本上已经感觉不到疼痛了。所以,月子期间的伤口护理,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你是有妊娠糖尿病、贫血或其他影响伤口愈合的疾病,恢复时间也会有延迟。
大部分剖宫产伤口在3-~43天,基本已经长好了。产后42天复查可以向医生咨询。完全愈合大概需要一年半左右的时间,而疤痕会一直在,像一枚神圣的勋章。
枕边育儿寄语:
剖宫产虽然比顺产的妈妈,在产后护理上更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