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是什么病 http://www.zgbdf.net/m/各位爸爸妈妈:大家好!我是阳阳妈妈。
根据《中国0~6岁儿童营养发展报告》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6~24月龄儿童贫血病率最高,2岁以内婴幼儿贫血率已经达到31.1%。也就是说,2岁以内的宝宝,每3个孩子竟然就有1个贫血!
为什么孩子贫血的患病率如此之高!
现在每个家庭都十分注意宝宝的营养,吃的也很好,怎么就缺铁性贫血了呢?
今天阳妈就来说一下这个问题,最重要就是孩子的辅食要及时、正确的添加。
缺乏铁是宝宝贫血的直接因素
铁元素和血液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如果人体内缺乏铁元素的存储,就会造成机体缺铁,从而导致血红蛋白生成减少,从而引起贫血。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血红蛋白正常值:
10天以内新生儿:≥g/L
1个月~4个月婴儿:≥90g/L
4个月~6个月婴儿:≥g/L
6个月~6岁儿童血红蛋白含量应≥g/L
因此,6岁以下的宝宝,如果血红蛋白含量小于g/L,就可以诊断为贫血。
孩子缺铁的后果远比我们想象的严重:
缺铁会导致宝宝贫血、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免疫力低下、活动量减少;
特别是婴儿期,长期缺铁不予纠正会造成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导致宝宝记忆力和认知功能减退,智力低下。
而且,孩子非常容易缺铁。
一是因为铁和其他矿物质一样,需要从外界有意识的补充;
二是因为不同食物的含铁量和吸收率不同,要特别重视宝宝辅食的种类。
下面阳妈就详细讲一下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预防宝宝因为缺铁导致的贫血。
宝宝添加辅食之前不容易贫血
绝大多数情况下,健康的足月宝宝,从妈妈那里储存了足够量的铁,可以一直用到宝宝4~6个月,所以不论是母乳还是配方奶喂养,宝宝在添加辅食前都不需要额外补铁。
因此,除非宝妈生产时有经胎盘失血或出血过多,否则的话,缺铁性贫血极少在出生后3个月内发生。
缺铁性贫血是添加辅食后的婴幼儿常见病
缺铁性贫血是小儿常见病,主要发生在6个月~3岁的婴幼儿。造成这个结果的最主要原因是没有及时、正确的添加辅食。
宝宝6个月以后,来自母体的储备铁已消耗殆尽,以母乳或配方粉为主的饮食结构不能满足孩子对铁的需求量;而宝宝生长迅速,如果不及时、正确的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就容易出现缺铁,就很可能引起缺铁性贫血。
为了避免缺铁,家长应该在辅食上注意哪些方面呢?
1高铁米粉(强化铁米粉)
宝宝的第一口辅食,最推荐高铁米粉,保证每天25~30克。
高铁米粉除了富含铁,冲调起来也方便,用水或者奶都可以直接冲调给宝宝吃。
2吃其他含铁丰富的食物
宝宝光吃高铁米粉还不够,因为6~12个月的宝宝补铁的推荐量很高,为10mg/天,几乎和成年男性的推荐量一样。所以还要添加其他富含铁的食物,不仅可以补铁预防缺血,还能逐渐丰富饮食,循序渐进,让孩子尝试多种食物,对宝宝的生长发育都有着莫大的益处。
一类富含铁的食物来自于动物性制品,也就是荤菜、肉类,如肝脏、肉类、海鲜、家禽等,是较为容易被人体吸收的,这是宝宝最重要的铁来源。
比如猪肝、鸡肝和鸡鸭血,一个婴儿每天只需吃10克左右这类食物就不会缺铁。如果是牛肉、猪肉等红肉,推荐做成肉泥,保证宝宝一天吃50克。
另一类主要是植物性食物,包括深绿色的叶类蔬菜、豆类、芝麻、强化谷物等,不易被人体吸收。特别提一下,蛋*中含有的也是不易被吸收的非血红素铁。但因为其营养丰富,所以仍是宝宝不可缺少的健康食物。
比如*豆、黑豆、青豆、红豆等,可以做成杂粮粥给宝宝吃。
在这里阳妈提示一下,维生素C可以帮助铁的吸收;如果肉类食物和植物食品一同吃,会让植物中铁的吸收率也增高。
患有慢性腹泻的孩子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除了给宝宝及时、正确的添加辅食外,另一类孩子如果患有迁延性腹泻、长期慢性腹泻,食物在体内没有很好的进行吸收营养,也会导致持续地铁丢失,铁缺乏时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进而引起缺铁性贫血。
所以,家长们要特别注意长期稀便的孩子,不仅很难长肉,也可能缺铁造成一系列症状;需要针对病因,及时纠正。
有关慢性腹泻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