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彻底治愈吗 https://m.39.net/pf/a_7143439.html12月15日,太原中院召开未成年人审判和司法保护新闻发布会,并公布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十大案例。
对未成年人犯罪包容宽容但不纵容
被告人任某和李某是某校住校生。案发时,都是16周岁。年5月至10月,任某与李某等人多次在该校宿舍、教室对同为该校学生的小明实施猥亵并多次随意殴打、欺辱。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任某与李某等人均构成强制猥亵罪和寻衅滋事罪。依法判处任某等人有期徒刑一年七个月至九个月不等刑罚。
法官说法:虽然各被告人都是未成年人,但其犯罪情节恶劣,人民法院在案件审理中在对未成年人依法从宽处罚的基础上,坚持包容宽容但不纵容的政策精神,依法追究各被告人的刑事责任。
帮助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
谢某,案发时16周岁。谢某与男友自愿发生性行为后怀孕。年某日,谢某在宿舍内分娩产下一名男婴。谢某害怕被他人发现,遂手掐男婴颈部以阻止其发出声音,导致男婴死亡。经鉴定,被害男婴属足月活产儿,系扼颈致机械性窒息死亡。
谢某构成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
法官说法:这是一起未成年少女意外怀孕后扼婴的案件。法院采取庭前社会调查、心理咨询师庭中跟踪评估、庭后心理疏导的方式,在对未成年被告人成长经历、家庭环境、主观恶性等进行充分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其适用缓刑。判决生效后,人民法院联合社区矫正机构对谢某进行联合回访帮教,对谢某及其父母继续心理辅导和家庭教育指导,谢某得以继续完成学业、回归社会,充分体现了对于未成年被告人“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案件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对未成年人监护、教育是家长的法定职责
被告人刘某,案发时16周岁。因怀疑被害人与其对象关系暧昧,对被害人心生不满。刘某将被害人叫至某酒店房间内,伙同他人对被害人实施扇耳光、揪头发等暴力殴打行为,并当场强行索要元。
刘某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两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法院向刘某的父母发出《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
法官说法:审判实践中,法官发现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隐藏在未成年人犯罪背后的深层原因。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帮助挽救迷途少年回归社会,不仅需要刑罚手段干预,更需要广大家长落实家庭教育责任,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而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更离不开父母的教导。
谨防网络交友陷阱
被告人石某通过网络交友软件认识未成年被害人张某。二人第一次见面后,石某提出要与张某发生性关系,并在某酒店内对张某实施强奸。其间,石某偷拍了张某裸照。之后,石某以裸照相威胁,多次约张某见面并实施强奸。在此期间,石某还以将裸照发到张某所在学校QQ群相威胁,多次向张某索要钱财,张某害怕裸照曝光被迫多次向石某支付钱财。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石某违背妇女意志,多次以暴力、胁迫手段强奸妇女,其行为构成强奸罪。石某以胁迫的方法多次敲诈张某财物,其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依法以强奸罪、敲诈勒索罪数罪并罚,判处石某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元。
法官说法: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严重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人民法院对此类犯罪历来坚持“零容忍”“严惩处”的立场。近年来,犯罪分子利用网络实施犯罪的案件有所增加。未成年人辨别能力、防范意识相对较弱,自我保护能力差,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更容易成为犯罪对象。家庭、学校、社会对未成年人要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引导,提高未成年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遇到侵害时要学会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多措并举保护未成年人
年4月至9月期间,被告人熊某两次将在其经营的小饭桌内就餐的幼女王某哄骗至车内实施猥亵。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熊某为满足其性欲,对幼女实施猥亵行为,其行为已构成猥亵儿童罪,判处熊某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禁止熊某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从事与托管未成年人有关的相关工作。
法官说法:为最大限度保护和救助未成年被害人,在征得被害人父母同意后,法官和心理辅导老师针对被害人的心理状况、年龄特点和家庭环境,制定了心理干预服务计划,对被害人进行了针对性的心理帮助。经过长期的心理重建,被害人从最初恐惧、胆小恢复到正常心理状态,可以勇敢表达自己意愿,懂得再遇到危险如何应对,最终走出阴霾,回归正常生活。
从严惩处黑校车
郝某是某幼儿看护点负责人,明知超员载客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还使用非营运性质的中型客车从事校车业务,并雇用王某从事非法校车接送业务。王某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中型普通客车,伙同郝某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被公安机关查获。经现场核实,该车核定载客人数11人,实载39人,其中幼儿37人,属于严重超载。
2人均构成危险驾驶罪。郝某被判处拘役三个月并处罚金元,王某被判处拘役二个月并处罚金元。
法官说法:校车安全一直是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