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中国不仅有秦始皇兵马俑、万里长城等享誉世界的古代工程,更有三峡大坝、港珠澳大桥等,同样让世界瞩目的现代工程。
在工程建设领域这一块,中国总是能屡创奇迹,因此也获得了一个外号——“基建狂魔”。
然而,工程建设不仅仅要看速度和规模,更关键的是要看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当越来越多的中国工程名扬世界时,中国企业走向海外,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中国企业走向国际是双赢的合作,让更多的外国百姓感受到了中国速度,不管是当地的国家还是百姓,都能享受到工程带来的多方面利益。
中国企业能在海外打响品牌,除了速度,还有一个更核心的关键词——质量。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也关乎国计民生,甚至是老百姓的生命。
年7月,老挝人民就因为桑片-桑南内水电站的溃坝,而遭受了一场浩劫。
该项目在招标的时候,中国提案被否决了,老挝一时贪便宜选韩国施工,那么大坝塌方后谁来承担责任呢?
洪水吞噬家园
老挝这个国家大家并不陌生,和我国的云南省接壤,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每年的5月到10月,是老挝的雨季,降雨量丰富,老挝人民也早已习惯了狂风暴雨的日子。
雨季来临,森林和农田被淹时常发生,可大水退去后,露出的肥沃土壤又让老挝的百姓不愿意离开这些地方。
经年累月的生产和生活,让老挝百姓早就有了应对洪水的经验,可意外还是发生得猝不及防。
年7月2日,晚上8点左右,暴雨声中夹杂着一声巨响,突如其来的洪水犹如猛兽,直接吞噬了老挝阿速坡省的1个村庄。
截至8月9日,据官方统计信息,这场洪灾已经造成5人死亡,99人失踪,洪水淹没了村庄、工厂和学校,还导致数千人流离失所。
洪灾暴发后,关于洪灾的报道铺天盖地,老挝百姓的受灾情况,也牵动着老挝全国人民的心。
这是老挝数十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洪灾,老挝政府高度重视,事发后迅速组织了救援。
当时,正在老挝执行任务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队,立即派出了一支2人的救援小组奔赴老挝灾区。
这也是桑片-桑南内水电站溃坝事件发生后,第一支抵达老挝参与救援的国际救援队。
等到救援工作部署妥当之后,关于这次事故的原因调查,也迅速被提上了日程。
一个水电站项目,通常都要经过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和运行等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造成溃坝的结果,所以事故原因的调查,也是一个艰难又复杂的过程。
暴雨中溃坝的桑片-桑南内水电站,位于老挝东南部的布拉万高原上,始建于年2月。
桑片-桑南内水电站是桑片-桑南内电力公司(简称PNPC)建造的一座水电站,也就是中国人习惯于称呼的项目业主,分别由两家韩国企业和一家泰国企业、一家老挝企业组成。
从这个项目业主的构成情况就可以看出,韩国在桑片-桑南内水电站修建中的作用,这个工程从勘测设计,到最后施工建设,都是韩国企业负责的。
说起承建水电站,很多人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中国,“基建狂魔”这个外号可不是浪得虚名。
事实上,中国企业也确实参与了桑片-桑南内水电站的投标,可惜的是中国提案被否定了。
在此之前,中国就已经参与过老挝的水电站建设项目了,双方的合作也十分愉快。
客观来说,韩国在水电工程建设方面是不如中国的,为什么在招投标的时候会输给韩国呢?
其实,放着有过合作经验的中国企业不选择,否定中国提案,老挝仅仅是贪图眼前的小便宜。
工程投标书中的核心因素是报价,而决定报价的又是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以及经验、设备等因素。
当然,中国企业的报价高并不是简单地因为想从这个项目挣钱,而是更看重工程的品质,在施工工艺、建筑材料等方面的要求高,自然成本就高。
老挝仅仅以价格低,作为唯一的标准,显然是不明智的。
老挝一时贪便宜,选韩国施工,就为日后的灾难埋下了伏笔。
谁来承担责任
建成后的桑片-桑南内水电站由座大坝和5座副坝组成,在暴雨中溃坝的是命名为D坝的副坝。
D坝是一座土坝,从专业的角度来说,这种类型的大坝设计和施工相对来说,难度并不大,可恰恰是这座土坝发生了溃堤。
据可靠消息称,D坝溃坝之前,是有预兆的。
早在事发前三天,就已经有工作人员发现了D坝中部出现了11厘米的沉陷。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此时能有人充分认识到这个事情的严重性,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也许就能避免日后的灾难。
可韩国西部电力公司的人却表示,不清楚为何会出现沉陷,而且认为这些是大雨造成的。
或许此时韩国西部电力公司的人还心存侥幸,认为只要雨停了就没事儿了。
可在暴雨持续下,水位也在持续上涨,大坝承载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事情开始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7月2日,眼看洪水已经要没过坝顶了,业主才向政府发出紧急预警,要求大坝下游泄洪区的居民紧急撤离。
水火无情,此时撤离群众已经来不及了。
当晚8点左右,D坝溃坝,洪水咆哮着流向了下游的村庄。
为了给此次受灾的百姓一个交代,也为了防患于未然,避免发生类似的事故,老挝政府一方面展开了事故原因调查,一方面叫停了所有的在建水电站工程。
大坝已经在洪水中损毁,且工程建设的环节多,为了保障调查结果的客观公正,事故调查小组不仅让所有的参建方参与其中,还特意邀请了国际专家。
经过严格、周密的调查和分析,调查小组给出的结论是,事故并不是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
也就是说桑片-桑南内水电站的这次溃坝的根本原因,不是暴雨这个天灾,而是承建方的人祸。
首先,就是韩国企业作为承建方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可能发生的极端天气。
虽然,遭遇几十年一遇的极端天气概率很小,但是韩国作为承建方不能不考虑这一因素。
而且老挝原本就是处在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区,每年雨季的降水量都是可预估的,如果是一个成熟且有经验的承建方,一定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另一个致命的因素是韩国作为承建方,没有做好工程的日常安全管理以及应急预案。
任何一座大坝建成以后纳入日常管理,定期的安全监督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一座工程的建设不仅耗费了巨大人力、物力、财力,还会关乎很多人的生命安全,尤其是水电站这样的工程项目。
一旦发生溃坝,就一定会造成下游库区被淹,对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造成的影响是直接且致命的。
根据我国的水电站管理规范要求,项目业主和各级政府都应该制定有安全应急预案,且应急预案分成不同的等级,分别对应不同的情况启动。
一旦发生不可控的危险,第一时间转移老百姓和财产。
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在事发之前,该项目并没有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至于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才想起通报当地政府,但为时已晚。
7月20日,D坝已经出现了沉陷的时候,韩国作为承建方的危机意识也不够强。
综合因素之下,就导致了桑片-桑南内水电站溃坝,让下游地区变成了一片汪洋泽国。
深刻吸取教训
桑片-桑南内水电站事件带来的惨痛教训,让老挝不得不重视起水电站工程质量这个问题,因为越南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水电站工程项目非常多。
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独特,老挝境内的河流水系发达,水资源十分丰富。
可是,与老挝丰富水资源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老挝电网系统的覆盖率很低,尤其国内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缺乏,不具备建设水电站的资质和条件。
老挝如果想修建水电站,就必须依靠国外的成熟企业承建。
面对老挝这个巨大的水电工程承包市场,很多国家都想分一杯羹。
作为修建水电站经验十分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探索承包老挝的水电站工程。
中国企业为了顺利地拿下老挝的水电项目,除了资料方面的收集和研究,更重要地注重对老挝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质的实地考察和调研。
虽然这样做,会加大前期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但这却是工程质量的最根本保障。
在工程建设上,中国企业更不会走捷径。
自从年,拉开了中国企业在老挝的水电工程建设序幕之后,双方之间的合作就越来越多。
无论承建的工程合同额大小,中国参建企业都将质量摆在第一位,屡屡在老挝树立起了中国企业的形象。
桑片-桑南内水电站的投标阶段,中国企业也参与了投标,提出了中国方案,可惜被否定了。
韩国以极低的报价,签下了合同,显然是对工程建设和成本没有做科学的预估。
没有人愿意赔本赚吆喝,韩国也不会义务为老挝修建水电站。
在报价低的前提下,韩国承建公司要想挣钱,就只能压缩工程的成本,在工程施工技术和材料上想办法。
如果说,韩国承建公司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减少建材,或者以次充好,那么就说明这个项目在设计上存在问题。
如果在前期的设计上不存在问题,那就是在后期的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
但不管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承建方都是韩国公司,是他们没有将质量放在第一位,责任是无法回避的。
经历了这次惨痛的教训之后,老挝在其后的水电工程招标阶段,就更注重考察投标企业的资质和经验。
桑片-桑南内水电站溃堤事件发生后,参建老挝水电站项目的中国企业,也对工程质量再次进行了检查,并且修订和完善了已建成工程的工程安全检查制度和应急预案。
水电工程项目的安全涉及面很广,影响也十分深远,因此工程建设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容许有丝毫的疏忽。
深知这一道理的中国企业,一直把质量视作企业的生命,因此严格把关每一道程序。
正是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和中国企业合作。
随着中国企业承建的国外项目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形象也越来越深入人心,多项工程获得了国内外的大奖,这就是中国企业的实力和信誉。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在工程建设这样的问题上,中国古人的这句话十分智慧。
而工程建设考验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责任和态度。
当年,老挝在桑片-桑南内水电站的投标阶段,否定了中国提案,一时贪便宜选择韩国施工,最终导致下游百姓遇难。
即便是大坝塌方后,查明了是韩国承建方的责任,可是因大坝溃堤而直接承受损失的还是老挝的百姓。
尤其是那些在洪灾中逝去的生命,永远也无法弥补。
参考文献:
加布里埃尔·史密斯:《老挝的“大坝之灾”》
徐泽平:《老挝桑片-桑南内水电站溃坝事件初步分析与思考》
徐欣:《开拓老挝水电工程承包市场———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的经验》
金哲平:《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圆满交付在老挝的首个出口信贷水电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