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的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贫血的种类及营养治疗方法,有贫血的过来看 [复制链接]

1#

贫血的种类有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恶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较为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下面就这几种常见类型的贫血简单介绍一下以及如何进行营养治疗。

缺铁性贫血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体内储存的铁不足,影响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合成,而引起红细胞成熟受到影响的贫血。又称小细胞低血红蛋白贫血。多发生于婴幼儿、孕妇、乳母。

临床表现:头晕、乏力、易疲劳、头痛、心悸、气促、眼花、耳鸣、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工作效率降低、学习能力下降、冷漠呆板,儿童易烦躁、抗感染能力下降。

常见缺铁原因: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胃切)、铁需要量增加(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铁丢失量增加(消化道出血、月经)、疾病影响(溃疡病、痔疮、胃肠肿瘤、子宫肌瘤出血)等原因。

营养治疗:

1、进行病因治疗。

2、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如偏食、素食、挑食。

3、选择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肉类、禽蛋、动物肝肾血、海带、紫菜、木耳、香菇、豆类及其制品、干果等,用铁具烹调。

4、选择含维生素C丰富的新鲜蔬菜水果,或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

5、容易缺铁的人群,供给铁强化食品或补充铁剂(餐后服用硫酸亚铁)。

6、忌浓茶、浓咖啡。

(蛋*中铁虽然利用率低,但含量丰富,可作为婴幼儿的辅助食品。)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以骨髓组织显著减少,造血功能衰竭而导致全血细胞(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病症。

病因:药物、物理因素,原发性、先天性等。

营养支持治疗:

1、充足热能

2、高蛋白饮食,优质蛋白占70%以上

3、充足的铁、叶酸、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K、维生素C等,多选择新鲜蔬菜、水果、瘦肉等。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又称为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是因缺乏维生素B12及叶酸使血细胞中DNA的合成障碍而引起的一种红细胞体积增大、血红蛋白含量正常的所谓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常见于婴幼儿、孕妇、乳母。

营养支持治疗:

1、食物多样化,不偏食

2、补充维生素B12(动物肝肾、肉类)及叶酸(蔬菜、水果、酵母、动物肝肾、花生米、豆类及其制品),维生素C

3、禁酒

4、避免高温长时间烹制含叶酸丰富的食物

5、在血象恢复期间宜加用铁剂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往期回顾

放屁多是肠道肿瘤?别太扯了,看看放屁与健康之间的关系贫血的症状有哪些,贫血的原因有哪些,贫血的人吃什么补血最快

贫血的人要多吃什么?3种食物一出手,血力十足不在话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