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溶血性贫血是临床常见病,其病因多种多样,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上常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脾切除术治疗,虽然疗效肯定,但也会出现明显的机体损伤和不良反应。中成药对溶血性贫血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在提高疗效的同时,还能减少副作用,具有疗效高、作用温和、价廉等优点。本文综述了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理以及中药复方、单味药、单体成分等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旨在为该病的临床治疗及中药作用机制的现代研究给出科学依据。
01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
1、血球膜蛋白异常
编码红细胞膜蛋白的基因突变导致遗传疾病,而相关基因突变则会导致红细胞膜变性和渗透脆性降低,红细胞的半衰期缩短。以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最为常见,5种致病基因分别是SLC4A1、ANK1、SPTA1、SPTB、EPB42。
红血球膜蛋白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缺陷,导致脂质双分子膜骨架在垂直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减弱,使脂质双分子层变得不稳定,部分脂质以出芽形式形成囊泡而丢失,即蛋白缺陷影响缺陷蛋白四聚体的形成,并与其他骨架蛋白结合,导致膜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导致溶血性贫血发生。
2、酶基因基因缺陷
遗传红细胞酶缺陷是一类参与红细胞代谢的酶,因基因缺陷而导致酶活性或酶结构改变而引起的一类遗传病,以溶血和溶血性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全世界大约有4亿人患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的主要作用是产生红细胞内抗氧化作用的还原型辅酶Ⅱ,能防止红细胞内含有-SH的蛋白被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和变形珠蛋白小体。
在红细胞缺乏G-6-PD的情况下,氧化应激能激活酪氨酸激酶P72Syk,使红细胞膜上低糖基化磷酸化的寡聚体产生不可逆的寡聚体,使Band3寡聚体与体内天然抗体亲和力显著增强,从而形成免疫复合物,使红细胞被单核巨嗜系统巨噬。另外,缺乏丙酮酸激酶、红细胞嘧啶5-核苷酸酶、细胞色素b5还原酶等也会导致溶血性贫血。
3、珠子蛋白合成异常
珠素肽链合成异常可导致异常血红蛋白与地中海贫血,其发病的分子机制为珠蛋白基因的突变和缺失。血红蛋白(HB)分子中的一种或几种珠蛋白肽链合成减少或不能合成,这是一种常见的地中海贫血。
由α、β、δ、γ链组成的珠蛋白链表达受到相应的基因调控,基因缺失或突变导致其调节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导致α和β肽链比例失衡,过多的α类肽链或β类肽链聚集成四聚体,异常四聚体构成的HB不稳定,沉积在细胞膜上,导致慢性溶血性贫血。
02获得性溶血性贫血
1、免疫异常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一种获得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B淋巴细胞产生抗自身红细胞特异抗体,进而引起RBC破坏增快。在免疫调节方面,Th3/Th4细胞失衡与细胞因子网络、T、B细胞免疫耐受异常等是主要的自身免疫耐受因素;在免疫调节方面,主要是Th3/Th4细胞失调与细胞因子网络作用异常、调节性T细胞异常等;在抗体调节方面,主要是FC和FC-受体调节异常、补体和CD47调节异常等。
2、ABO血型不一致
抗凝集素在不同血型之间有差异,比如A型血的血清中含有抗凝集素B,而B型血的血清中含有抗A凝集素。RBC凝结成团会堵塞小血管,导致血液循环出现障碍,然后这些红血球再破裂溶血,释放大量HB,从而导致溶血性贫血。
3、药物诱导
现已证实诱发溶血的药物主要是三代头孢菌素、高剂量青霉素、利福平等药。另外,实验室主要应用苯肼诱导溶血性贫血动物模型治疗贫血药物。其发病机理是由于药物致机体产生抗体介导或补体介导的血细胞急剧破坏,导致外周血RBC、HB、血小板等血液指标的含量下降。
03中药对溶血性贫血的治疗作用
1、复合阿胶浆
以阿胶、人参、熟地*、*参、山楂为主要成分,具有补中益气、补气、健胃、食欲不振等功效。用乙酰苯肼制备溶血性贫血小鼠模型,经复方阿胶浆治疗,淋巴细胞百分数增加,HB、MCH升高,提示复方阿胶浆能增强凝血因子凝血功能和骨髓造血功能。
2、当归补血汤
可提高外周血和有核骨髓细胞产量和体外造血干细胞集落数;调节骨髓微环境、血小板生成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细胞因子的表达。特别是在给药10天高剂量组中,尤其是在给药10天后高剂量组的恢复效果更为显著。
3、中成药
可以直接或间接起到改善溶血性贫血症状的作用,包括:①诱导基因的表达与激活信号通路;②供给细胞产生的营养物质及调节多种代谢途径;③提高全血细胞抗氧化活性;④提高酶活性及保护免疫器官等,达到增强免疫、促进造血功能的作用。考虑到单味药物的不同,临床应用应考虑配伍归经,辨证施治,才能达到最佳疗效。
04关于溶血性贫血的问题与展望
1、问题
目前药物学研究已从中药作用于骨髓造血系统、免疫系统、脾脏到更深层次的基因调控等方面,对溶血性贫血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中药治疗相对于化学药物而言,具有多层次、多靶点、综合调控的特点,综合考虑溶血性贫血复杂的发病机制,单靶点化学疗法难免存在弊端。中成药的作用比较温和,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缓解病情,但是如果需要完全康复,还需要借助其他方法。
2、展望
临床上应采取化学药物与中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减*增效,减少化学药物*副作用,发挥协同效应,更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中药对预防和治疗溶血性贫血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调节药物致溶血性贫血,而在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方面,很少有报道。为此,应进一步加强中药防治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的基础研究。
结语:本病有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和获得性溶血性贫血两种类型,溶血场所可分为血管内溶血与血管外溶血。在临床上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以明显提高血红蛋白含量,改善血液微环境,但长期使用会导致代谢紊乱、抵抗力下降、影响骨骼生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