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的症状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大集体时代,童年劳动拾粪的回忆
TUhjnbcbe - 2023/6/19 21:01:00
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m/

文:郑学良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生产队时期,农村孩子们,从小就要下地干活,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其中,“拾粪”就是其中之一。

水是庄稼血,肥是庄稼粮。“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农业“八字”方针中,“肥”排第二位,可见,“肥”对于农作物生产和农业发展有多么重要。

农耕时代,没有化肥等现代工业生产的肥料,农业用肥全靠农家肥等土肥,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植物类的草木灰肥,包括茅草、草皮、庄稼秸秆等,另一类是动物粪便,包括人和家禽家畜的粪便。

自古以来,人和动物粪便就是农民种田种庄稼不可缺少的好肥料和帮手。“粪是农家宝,庄稼少不了”、“没有大粪臭,哪有五谷香”,粪便虽然味臭,却是农民们的香饽饽,有多香呢,小编讲一个曾经不知在哪本故事书上看到的一则小故事。

这是一则关于农民与粪便的故事。那是民国时期,民国最高领导人为了扩大影响,推行了新生活运动,城市、乡村各地都张贴着蒋委员长号召新生活运动的海报。一天,在四川某地偏僻的一处村庄,两位早起拾粪的老农在村口看到了海报,老农甲就问老农乙道:海报上的人是谁?老农乙回答道:是蒋委员长。老农甲又问,委员长是什么官呢?回答说,是中国最大的官,大概相当于过去的皇帝。哦,这下有点整明白了。

拾粪间歇,两个人抽起了旱烟拉起了家常,小人物也有大理想,两人对刚才谈起的蒋委员长职务有了话题、开始了自嗨。老农甲说:假如我是委员长,就不用每天节约吃光头面了,吃面条时,必定撒上满满一碗油泼辣子,餐餐吃油泼面。老农乙鄙夷道:你怎么这么没出息,当委员长就为了吃油泼面,我若当了委员长,整个村子茅坑里的粪都归我来淘了。

笑话归笑话,这也说明,粪便确是农家的宝。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生产队时期,农业仍然沿袭农耕时代的方式,除耕作方式原始外,化肥应用很少,当时种田种庄稼也就有少量的碳铵使用,复合肥、尿素这些化肥从没使用过,农家肥等有机肥依然是种田的主要肥料,生产队时代,“积肥”成了社员们的一项日常生产劳动。

“积肥”除了收集秸秆、草皮、紫云英等绿色植物沤制有机肥外,人和家禽家畜动物的粪便也是主要的肥料,这其中,圈养的家禽家畜动物的粪便与秸秆混合的粪肥,归饲养人所有,例如,生产队集体饲养耕牛,牛棚内的粪肥是生产队集体财产,社员家庭养猪,自家猪栏内的粪肥是社员家的财产,除了可以自由用在自家自留地外,如果生产队集体需要,则可以折换成工分。除此外,还有在野外散养的家禽家畜,属于无主的,那时,这些动物的粪便是优质的肥料,浪费可惜,生产队集体很需要,于是催生了一项劳动:拾粪,人们捡拾野外动物的粪便,交给生产队,生产队挖一个大粪坑,专门存储、专人管理,有人拾捡粪便,经过称重后,倒入粪坑,作为生产队集体肥料,并给捡拾人家的社员家庭记工分。

拾粪大*中,除了生产队个别老人参加外,基本上清一色的为孩子们,拾粪,劳动强度不大,不需要多少技巧,人人都可以参与,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玩也是玩,拾粪,既当作玩,更是有拾粪的收获,除了为家庭挣得工分外,间接也是为社会主义集体作贡献,所以孩子们都乐意参加,成了生产队时期,农村孩子们从小就从事的劳动项目之一。

拾粪的工具非常简单,一筐一锄(铲)而已。粪筐,用竹子编织而成,类似于筲箕,可提可挑;粪锄(铲),米把长的一根木把,底端嵌入铁铲,拾粪时,遇有收获,用粪铲将动物粪便铲于粪筐内,非常简单。

拾粪,就是一个勤字,就是要早起。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人们有粪捡。拾粪为什么要早呢,因为大白天,动物拉下的粪便很容易被人发现和顺手捡拾,而晚上,不会有人去捡粪便,因为如果打着手电或者照着煤油灯去捡粪,豆腐盘成了肉价钱,不划算嘛。所以,晚上那些乱窜的狗啊、暮归的老牛啊,拉下的粪便不易被人发现和捡拾,那就看谁起来早和谁先发现了。

拾粪,总的来说,不辛苦,强度也不大,唯一感到烦的就是冬天时节拾粪,冬天早上,小孩子睡眠多,睡在暖和的被子里实在不想起来,无耐父母催得紧,来到野外的空旷处后,寒风呼啸,又没有避风的地方,只得像个小老头一样,笼着袖子、缩着脖子,四处寻找粪便。

虽说,什么家禽家畜的粪便都可以捡拾,但实际能捡拾的粪便就那么二三种动物的。因为像鸡鸭鹅等家禽,形体小,拉下的粪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猪一般是圈养的,外面也没有猪粪捡。不过,在网上看到一些网友说过童年时期在野外拾过猪粪的事,这让小编有点困惑,难道有的地方,猪是放养散养的吗?

小编所在地属于盆地,常见的家禽家畜只有鸡鸭鹅狗猪牛等,羊山区有,盆地没有人养,所以就小编小时候经历而论,拾粪就是拾狗和牛的粪便。人们有一句俚语叫“行狗屎运”,大概就是能捡到狗屎粪就是好运气所致。当然,拾粪最大的收获是拾牛粪。

牛是生产队集体饲养,平常由饲养员放到野外去吃草,于是拉下的牛粪成了拾粪者的最爱,牛形体大,拉的粪便也多,形状就像一层层的蛋糕一样,堆在地上特别显眼,一坨牛屎粪有几斤重,拾回家后,能换二三个工分。能拾到一坨牛屎粪确实赚大了,至今,我们这里形容打牌打麻将的人手气好,一般都会用拾牛粪来调侃:今天,你是不是到外面捡了坨牛屎粪回来,手气咋这么好。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农村就没有人专门去野外拾粪了,不过,农村用人和动物粪便浇地种菜的习俗却一直保留,因为不但不用花成本,更是因为这些不施化肥的蔬菜等作物环保安全,口感天然、纯正,然而,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说是某地农户因为用粪水浇地,被当地罚了5万元,说是污染环境,如是这样的话,那可真是颠覆了人们的认知,也颠覆了几千年的传统。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集体时代,童年劳动拾粪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