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起,有保险资管新规之意的《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正式落地。新规在丰富保险资管产品配置空间和投资渠道的同时,也为资本市场引来活水。
根据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数据,截至年3月末,保险资管产品存量规模为3.03万亿元,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15.6%。其中,债权投资计划存量规模为1.31万亿元;股权投资计划存量规模为0.16万亿元;组合类产品存量规模近1.56万亿元。
保险资管新规赋予保险资管怎样的机遇?与银行理财子公司相比,保险资管有哪些优势?
近日,新华资产总裁张弛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保险资管在长期资金投资管理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拥有高净值人群市场“蓝海”,意味着保险资管产品大有可为。
关于保险资管新规:保险资管产品大有可为
第一财经:此前,银保监会发布《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管理暂行办法》,并就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和组合类产品的配套细则征求意见。根据《办法》和细则内容,保险资管产品可以面向合格个人投资者销售,并将基本养老金、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明示为产品投资者,你么看这个放开*策及对行业的影响?
张弛:目前高净值人群面临着理财难的共同问题。多数人会选择银行存款、购买理财产品或者投资股市,但银行存款、银行理财产品和股票都各有优缺点,适合不同人群。保险资管产品拥有了高净值人群代表的财富管理市场这个值得开垦的“蓝海”,结合代销模式的放开,保险资管正式开始与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和基金等主体同台竞技,意味着保险资管产品将大有可为。
保险资管机构大多具备多年大体量保险资金的管理经验,在长期资金投资管理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办法》坚持保险资管产品的中长期特色,引导保险资管产品错位竞争和差异化发展,将基本养老金、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明示为产品投资者,体现了保险资管产品服务长期资金的导向。
此外,《办法》通过明确保险资管产品的三大种类,积极推进险资通过债权、股权、公开市场等多种投资方式对接实体经济,并采取扩大保险资管产品销售对象范围等措施,纳入基本养老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长期基金,发挥保险资金的长期投资优势,精准对接实体经济,进而帮助优质企业和资产渡过难关,同时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地方经济建设。
另外,《办法》秉持“放开前端,管住中后端”的监管思路,一方面通过简*放权激活市场活力,另一方面通过全方位监管规范产品运作,坚持严控风险的底线思维,切实保障投资者利益。
《办法》遵循了保险资管的信托法律关系,总体上明确了保险资管机构应当诚实守信、勤勉尽责、防范利益冲突。在具体规则设计上也从受托人的信义义务和注意义务出发,通过禁止资金池业务保证保险资管产品的财产独立性、通过禁止刚性兑付保证买者风险自负、通过消除通道保证受托人亲自管理、通过明确投资者适当性和细化信息披露保证履行注意义务等,充分立足于保险资管产品的信托私法属性,促进行业回归有序的竞争格局,完善投资者保护体系。
第一财经:保险资管新规赋予保险资管市场化定位,同时也给保险资管行业带来了挑战和更大的竞争压力,保险资管机构应如何把握转型机遇来服务实体经济?
张弛:保险资管机构应进一步夯实各项能力并丰富产品体系,以应对未来的竞争。保险资管产品是保险资管机构资产配置、投资、研究、交易、运营、风控等各方面能力输出的载体。保险资管产品的产品信息、历史业绩公开透明,有可信度,可以与银行理财产品、其他私募资管计划等在同一标准上进行比较和竞争。另外,保险资管公司多年管理保险资金的经验可以准确把握资金负债特征和资产负债匹配要求,在大类资产配置等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个人高净值客户领域竞争很激烈,保险资管机构应从各方面为进入这个市场做好准备。另外,保险资管机构应继续发挥长期资金管理能力的优势,有效支持实体经济。保险资管机构要根据长期资金的特点继续研发股权投资计划、债权投资计划和组合类等各种类型产品,为保险资金和养老基金等各类长期资金对接实体经济提供载体。
关于保险资管与银行理财子竞合:在互补中有广泛的合作基础
第一财经:随着保险资管新规的正式发布,保险资管与银行理财一道在资管新规框架下针对各自经营特点进行转型与改革。目前,六大行及其他商业银行纷纷布局理财子公司,保险资管属于资产管理行业的后起之秀,与银行理财子公司相比,各自的竞争优势有哪些?
张弛:综合来看,保险资管的核心优势在于:大体量长期性资金的管理能力;保险资管多年来形成的稳健投资文化与稳定的投资管理团队;严格风险管控、稳健获取绝对回报的能力;全面的大类资产配置和行业配置能力;较强的FOF/MOM投资能力;长期优质资产的创设能力;深度参与养老金管理的能力。
银行理财子公司优势在于:客户资源上具备相对优势,背后母行的客户与渠道资源优势毋庸置疑;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上具备相对优势,长期以来短久期固收、现金类产品一直是银行理财的主打产品;金融综合服务能力具备相对优势。
总体来看,行业自身禀赋带来的客户资源优势,赋予了银行理财子公司作为综合平台型资产管理机构的发展机遇;而长期资金投资与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则赋予了保险资管作为稳健的主动全能型资产管理机构的发展定位。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全面放开投资范围限制,双方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进行合作共赢存在广泛基础。
第一财经:目前来看,银行理财子公司具备较强的客户资源及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保险资管行业起步虽然较晚,但保险产品长期大体量资金、各大类资产全面管理和配置能力是核心优势所在。后资管新规时代,银行和保险还有哪些合作空间?
张弛:保险资管与银行理财可从五个方面加强资源整合与战略协同,实现促改革、扶实体、化风险的发展格局。
首先,长期资产管理可加强优势互补。商业银行或理财公司持有大量久期不匹配的非标产品,在资管新规的约束下,腾挪空间不大,可以与保险资管加强合作,有效匹配久期,提高收益。再就是银行持有大量住房抵押贷款等长期信贷资产,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为保险资管提供长期资产,有助于保险资管穿越经济周期,抵御利率风险;同时,商业银行也通过保险获取了长期资金,盘活了长期资产,双方达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其次,权益类投资管理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长期的信贷管理经验,使得银行理财子公司在固定收益类尤其是非标投资上有着先天优势,在权益类资产方面的投资能力则相对较弱。相比银行,保险资管在权益类投资和各大类资产时机选择和灵活配置上具备一定优势,在银行理财直接投资权益资产技术和积淀不深的情况下,与保险资管采取FOF/MOM的形式合作或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同时也有助于抚平权益类产品的波动性。
再次,养老金管理可各自发挥特长。商业银行是养老金的主要账户管理人,保险资管公司是主要投资管理人,而且对养老金管理有着深入的理解。银行业和保险资管业共同推进,将保险资管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纳入养老保险第三支柱,丰富养老理财产品类型,将为我国养老金体系发挥积极作用。
另外,产品投资管理上可加强合作。银行理财在预期收益型向净值型转变过程中,对于低波动、绝对收益特征的产品尤其重视,而保险资管具备的绝对收益特色和风险管理优势恰好与之匹配。
此外,高净值客户可以互惠互利。银行理财子公司依托母行客户资源优势明显,但保险资管背后也有着广泛的保险客户资源,其中不乏高净值客户。未来,通过专业化、个性化的产品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跨市场的理财产品投资服务,是各家投资机构的必然选择,可以协同拓展增量高净值客户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