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目录
一、构建变革理论
二、以受益人为中心
三、从问题出发
四、以成果为导向
五、检验与改进
六、让有效成为一种文化
引言
任何一场公益行动,都会给社会的某个部分,如一个家庭、一个村庄、一所学校、一家组织、一群人等,其中的某个方面,如经济、社会关系、心理、技术等,带来某些变化。只是这些变化,有正面、有负面;有短暂,有长远;有范围大、有范围小。公益组织当然希望自己带来的变化是正向的、可持续的,促进变化的方法是可复制的,这样自己就有较大的社会价值。
但是,所有深入地实践和思考过公益的人都明白,献爱心容易,给社会带来变化困难。很多时候,自己的工作到底有没有效,我们是说不清楚的。更令人担忧的是,如果照着当前的工作方法继续下去,将来也说不清楚。长期以往,会消磨团队的公益热情,也会限制自己影响他人的能力。
公益组织的公益理念及其方法,本身需要发生变化,从一种“我想做、我能做、我喜欢、我想实现什么”的状态,转变到“帮助受益人解决真实存在的问题、实现正向的变化”的状态。CDR把这种转变的方向称之为“有效公益”。
国内外已经有不少机构在大力地提倡和推动有效公益,这些机构共享着相近的理念,又有着略有不同的表述和推动角度。接下来,本文将尝试描述我们所理解的有效公益的基本原则。我们希望这些原则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以为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公益组织所接纳和应用。我们也期待公益行业,在理论上对有效公益的概念、原则和方法进行更深入的辨析,在实践上有越来越丰富的探索和创新。
一、构建变革理论
.什么是变革理论?
所谓变化,就是从当前的不够理想的问题状态,经过一系列的路径,改变成将来的一种值得追求的理想状态。公益组织的目的如果是创造变化,就需要有意识地制定、执行、检验和修订自己的变革理论。
所谓变革理论,并不是说它是像“数学原理”、“相对论”那样的学术理论,而是每一家组织的行动都是建立在一套假设之上,只是这些假设,大部分时候没有经过深入的讨论和清晰的描述,它是隐含的、模糊的,有时甚至是自相矛盾的。
我们鼓励公益组织描述自己的变革理论,接受来自理事会、工作团队、受益人、捐赠人、合作伙伴的挑战,接受来自实践结果的检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变革理论,不断促进多方共识。我们认为,这是公益组织能力成长的非常重要的内容。
变革理论有四个关键要素,也是公益组织需要不断思考的四个问题:
我们要为谁解决什么问题;(问题)
我们希望创造什么正向的变化;(目标)
解决问题、实现变化的有效路径是什么;(路径)
如何知道我们是否实现了目标,是否走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之上;(指标)
问题:是指受益人实际遭遇的困难。这些困难可能是受益人已经感受到的、正在遭受的挫折,比如儿童已经近视看不清楚黑板;也可能是一种未来的、潜在的风险,比如儿童户外活动太少,因此容易引发近视。
如果受益人已经感受到问题,他在和公益组织互动的时候,就会判断你是否感受到他的问题,你能不能给他提供一个可行的解决办法和路径。如果是一个潜在的问题,对公益组织的考验就是,你能否唤起受益人对问题的认知和感受,激发他改变的动力。
这两种状况,都要求公益组织能够界定和分析问题。如若不能,受益人就会判定,公益组织不懂他们,不具备什么专业性,除了能带来一些资金和物资上的好处之外,他们也不会相信你还能带来什么新的价值。
目标:是指期待给受益人带去的变化。目标要是值得追求的、令人向往的、能够激励受益人、公益组织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为之努力的变化。
目标不是遥不可及的空想,不是振奋人心的口号,也不是模糊笼统的方向,目标越具体、清晰,越可实现,越具有激发行动的力量。
目标是一种承诺,公益组织愿意竭尽所能为之努力。一旦认定目标,公益组织就会为它筹款、为它招募团队,为它调整方案,为它增长能力。那些有使命感的机构,都不会轻易地界定目标,因为那是他要投入很多资源、很多时间去努力实现的目标。
比如有的组织致力于消除工业污染,实现碧水蓝天;有的组织希望流动儿童可以在父母打工的城市就近上学;有的组织希望促进儿童运动,有的组织希望降低儿童发育迟缓等等。
当然,目标不是公益组织把自己想要的状态强加在受益人身上,目标一定也要是受益人觉得有意义,受益人也想要的目标。甚至我们可以说,目标首先是受益人自己的目标,其次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只有首先是受益人的目标的前提之下才有意义。
路径:路径是指为了解决最终问题,我们需要事先解决什么问题,为了实现最终目标,需要事先实现什么目标。因此,路径可以理解为是实现最终目标的必要的前提条件。
比如,如果想提高儿童的运动数量,必要前提是运动的趣味性增加,儿童要爱上运动。再比如,如果要让工业企业减少污染,有一个必要前提就是,企业要接受来自*府和公众的监督;而接受监督也有前提,就是工业污染的信息和数据要进行监测和公开。
从上述示例来看,路径也是一种目标,是实现最终目标的阶段性目标,是通往最终目的地的关键节点。因此,路径还不是活动,还不是我们做的事,它仍然属于目标的范畴。思考实现目标的必要前提,就是在探索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必要路径。
指标:指标是对目标以及路径的的衡量,以便帮我们判断,目标实现了没有,目标实现到什么程度了,我们是不是在通往目标的正确道路上。
指标通常比目标更加具体。制定指标的过程,是将目标进一步具体化、清晰化的过程。
比如,如果我们的目标是消除工业污染,我们用什么指标来判断工业污染是在加剧还是在减少?思考这个问题,这样能帮助厘清,我们说的工业污染具体指的是什么,“消除”的意思是做到什么程度。如果我们的目标是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我们用什么指标来判断儿童心理是否更健康了呢?明确指标,能帮助把一个笼统的概念,模糊的方向,变成可观测的行为,从而对公益行动更有指导意义。
2.变革理论的特点
变革理论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变革理论是需方导向的。变革理论不是供方导向的,变革理论描述的是,受益人面临什么问题,受益人实现什么变化,如何达成受益人的变化等等。这就要求公益组织在制定变革理论的时候,能够放下自己过往的经验,过往的项目,从受益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制定变革目标和路径。
很多公益组织在制定变革理论时有困难,往往受到供方思维的限制,考虑的更多是,我们想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很多公益组织离受益人非常远,也没有开展过受益人的需求和实际场景调研,因此对受益人不了解,这样就很难制定变革理论了。
第二,变革理论重视理论自洽。变革理论考虑的不是执行层面的问题。执行层面的问题考虑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开展什么活动。变革理论考虑的是设计层面的问题,考虑的是为什么做以及需要做什么的问题。设计层面的内容,决定了执行层面的内容。问题、目标、路径、指标,决定了我们需要开展什么活动、开展多少活动。
变革理论特别在意理论自洽,问题真不真实存在,目标和问题呼不呼应,路径能不能实现目标,衡量指标是不是指向问题和目标。理论上说通了,执行才能产生预期效果,如果理论上都说不通,不连贯自洽,执行就很难有效果。
很多公益组织特别注重培养执行层面的能力,强调责任到人、分工明确、按时按量完成工作,但是却忽视培养理论层面的能力,因此对问题缺乏研究,对变革目标和变革路径缺乏思考,衡量指标和公益目标不匹配,这些都阻碍了公益组织提出自己可行的变革理论。
第三,变革理论要接受检验。变革理论毕竟是理论构思,是一番假设,是否行得通,不仅要检验理论自洽,更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先设计一套变革理论,然后在执行中严格落实,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变革理论和执行经常是并行的,变革理论可能是从实践中浮现出来的,同时它也需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和改进。因此,公益组织要通过收集事实信息,来判断我们的问题找得准不准,目标设定得合不合理,有没有实现,路径可不可行,并根据实际结果,来调整之前的变革理论设计。
接受检验,就意味着公益组织将面临一种可能,就是自己的工作是低效的、无效的甚至是负效的。很多公益拒绝开发变革理论,不愿意锚定解决什么问题,不愿意设定目标,可能就是因为害怕面临失败。如果公益组织拒绝接受检验,拒绝无效的可能性,也就是失去了成长的压力。
二、以受益人为中心
公益价值链可以简化为捐赠人的资源,经过资助机构和执行机构(以下有时统称为公益机构)的加工,帮助受益人解决真实问题、创造正向改变的过程。
价值链的每一方都有自己的利益。把谁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个问题不容模糊处理。公益组织不能笼统地说每一方的利益都重要,每一方的利益都要兼顾。因为相关方的利益并不总是协调一致,矛盾冲突的现象时有发生。捐赠人最想捐的未必是受益人最需要的。受益人最想要的也未必合理。有利于公益组织的事情,也未必有利于捐赠人和受益人。公益组织夹在捐赠人和受益人之间,也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如何界定、分析、取舍、平衡各方的利益是一项重大挑战。
以受益人为中心,把受益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当面临两难时把无损于受益人、有利于受益人作为决策依据,这是公益组织唯一具有正当性的选择,也是唯一能够得到所有主体共同认同的选择。
当我们谈公益效果的时候,指的就是受益人某些方面的问题得到缓解,某些方面的状况得到改善。这是公益组织的社会价值的最终体现。公益组织要想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最终的出路就是做出来效果、说清楚效果。医院要治病救人,学校要帮助学生发展一样,是天经地义的选择。
.捐赠人:自主性
捐赠人是公益价值链的起点。
捐赠人是自愿将自有资源用于社会公益目的的个人和组织。
不同的捐赠人,由于成长经历、价值观、资源、优势、能力以及偏好的不同,会关心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特点的受益人的不同方面的问题,从而自主地将资源投放到不同类别的公益行动中去。
捐赠人的自主选择非常重要。它丰富了公共服务供给的多样性,使得多种类别的受益人的多元需求,可以得到不同的公共服务供给的关照。如果公共服务的供给受到限流,公共服务的方向受到限制,就必然会导致有些群体的有些需求得不到回应,得不到高质量的服务。
捐赠人的自主性也有利于公益行为的持续性。只有捐赠人根据自己的内在的价值观和偏好,找准与自己有强烈联结的公益事业,他才愿意持续捐赠,才会在碰到困难、迷茫、挫折的时候坚持不懈,这样才能有助于开展战略性、系统性的公益行动,才有利于公益持续的学习、迭代、升级。
因此,捐赠人的自主性,是公益有效性的前提。
捐赠人捐赠的是私人财产,有权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做出自主选择。但是,捐赠人要清楚,自己处于公益价值链的起点,自己的偏好和选择,会对整个价值链中的其它主体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导致公益效果的不同。
我们把捐赠人的选择分为两类。一类是公益目的的选择,比如希望帮助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