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摘要..........................................................II
Abstract.....................................................III
目录..........................................................IV
1绪论..........................................................6
1.1研究背景................................................6
1.2研究目的与意义..........................................7
1.3研究方法................................................9
1.4创新之处...............................................11
1.5研究框架或研究思路
2国内外物业管理现状...........................................13
2.1理论基础...............................................18
2.1.1物业及物业管理概念................................18
2.2.2物业管理作用与地位................................20
2.2国内外研究现状.........................................13
2.2.1国外研究现状......................................13
2.2.2国内研究现状......................................14
3民族村寨物业管理现状—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
3.1贵州民族村寨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现状
3.1.1贵州民族村寨文化理论基础
3.1.2传统村落文化
3.2贵州少数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现状
3.2.1政策扶持
3.2.2大力发展旅游业
3.2.3不足之处:文化旅游产业商品同质化严重
3.2西江千户苗寨管理现状调查
3.3当前西江千户苗寨物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西江千户苗寨存在的消防管理问题....................23
3.2.2西江千户苗寨信息化管理不完善......................23
3.2.3西江千户苗寨公共设施设备管理落后
3.2.4西江苗寨住户对服务管理满意度不高
4民族村寨推行现代物业管理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
4.1物业管理模式引入民族村寨管理中的必要性.................33
5.1.1从安全防范看引入物业管理必要性....................33
5.1.2从村民日常生活看引入物业管理必要性................34
5.1.3从治安防范来看引入物业管理必要性
4.2西江苗寨管理中引入现代物业管理制度的可行性
5.2.1村民诉求..........................................35
5.2.2政府职能转变趋势..................................35
5.2.3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物业管理市场前景广阔
5推进民族村寨物业管理的建议37
6.1以安全管理为基础.......................................37
6.2以优质的服务为亮点,赢得认同...........................37
6.3以物业管理人才实习实训基地运作模式,实现共赢38
6.4提高领导对物业管理的重视
6.5加强引导,转变人们的观念
6.6出台相关政策,增强管理机制
6结论与展望.....................................................42
致谢
参考文献......................................................45
1.3.2技术路线
图1.1技术路线图
3.2贵州民族旅游村寨
保护传统村落建筑的地方特色应该成为旅游开发的主要战略选择,民族旅游村寨开发旅游不是传统文化变迁的主要原因。民族旅游村寨发展主要是要集中在内涵管理上,注重民族文化的渗透性,旅游利益感知和成本感知下对民族旅游村寨文化时空的变迁。民族旅游村寨发展应当以绿色化理念保护本地环境、文化,发展夜特色产业,培养专业团队。以居民感知角度研究可持续发展中居民呈现出积极态势,但是旅游规划中忽视居民教育,需要提升村寨居民的文化自豪感和文化传承意识。
3.2.1贵州民族村寨文化内涵
文化一般涵盖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文化内涵可以看作是文化在精神层面上的体现,这种精神既从物质、制度、行为习惯演化而来,也对它们起着指导作用。总之,文化内涵是对特定人群生产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的高度凝练,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贵州位于中国西南腹地,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气候温暖湿润,矿产资源丰富。这片土地上有汉族、苗族、侗族、土家族等18个世代居住的民族,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少数民族聚居的人文环境使各民族特色文化以村寨为交汇点,不断发展成为在文化内涵上具有诸多共性的贵州民族村寨文化。
以仫佬族为例,仫佬族以白兔为图腾、意在族人待人接物要像白兔那样洁白无瑕,真实坦率,此外,仫佬族“打平伙”的议事方式与当代村民自治、自我管理的政策不谋而合,其中诸多行事规则都体现了尊重自然、尊老爱幼的文化内涵。此外,少数民族中流传着各种瑰丽的神话故事,他们会通过讲述这些传说、外加族规民约等向下一代进行道德伦理、生活技能、人生哲理的教育,其真诚勇敢、遵纪守礼、坚毅刚强等民族文化内涵也得以代际传承。总之,贵州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其中透过各类行为方式所展现的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涵在贵州诸多民族中均有所体现,这样的精神文化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和地方高质量发展无疑是宝贵的内在推动力。
3.2.2传统村落文化
由于贵州各民族在千年以来的历史中以村落为聚居地,故贵州的传统村落文化与民族文化有着较大的一致性。在乡村振兴、经济产业升级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对贵州村寨文化的整理、分类应结合物质与非物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评估标准来划分,以此更好地适应贵州以民族文化为重点的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求,使研究成果能更好地助力旅游开发和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故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传统村落文化进行归纳:
3.2.2.1民俗节日与仪式
比较有代表性的民族节日有侗族萨玛节、侗年、仡佬毛龙节、彝族火把节、苗年,苗族鼓藏节、苗族独木龙舟节、苗族跳花节布依族“三月三”等。贵州的各个民族都有按照各自历法展开的民族节日,节日中的庆祝活动往往会穿着传统服饰、演奏传统乐器、跳民族舞蹈,欢快而华丽,此外还兼有庄重的仪式,可以说,这些传统节日将贵州的特色民族元素聚集、串联起来,是对传统村寨文化的集中展出。
3.2.2.2民族歌舞表演
传统舞蹈较为典型的有苗族芦笙舞、反排苗族木鼓舞、毛南族打猴鼓舞、瑶族猴鼓舞、彝族铃铛舞、布依族转场舞等,民族传统舞蹈的舞步含义多样,历经时间的打磨,是人民生产生活中喜怒哀乐的反映,人民的情感表达与社交需求均在在舞蹈中得以满足。传统音乐有侗族大歌、苗族飞歌、布依族民歌、彝族民歌、土家族民歌等,曲艺方面,则有侗族锥戏、布依戏、布依族八音坐唱、仡佬族帷戏、水族双歌等,这些音乐、表演形式由于在诞生伊始便被用于祭祀活动等,受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的影响,往往自成一派,带有鲜明的本民族特色。
3.2.2.3民族特色工艺
被用于生活方方面面的民族手工艺品饱含各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对生活的美好愿景,在银饰工艺上,苗族银饰、侗族银银饰、彝族银饰、水族银饰在锻造技艺上各有不同,所呈现的风格或简洁大方或精巧繁复都体现了贵州的地域特点。
在染织刺绣上,苗族蜡染、水族马尾绣、侗族刺绣等以复杂的制作工艺与抽象的艺术表达成为贵州少数民族服饰艺术的魅力体现之一,精致的纹样也是图腾崇拜、审美思维以及想象力的直接体现。民族服饰上以苗、侗、布依、水、仡佬等声名远扬,场合不同复杂程度也不同。这些种类繁多的服饰几乎涵盖了中国历史上所有服饰的材料、形式和工艺,是贵州民族文化资源的瑰宝。
3民族村寨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现状—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
3.1.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地域分布及人口状况
我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贵州是中国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全省民族构成以汉族为主体,是一个有49个民族的省份,其中有48个是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村寨多分布于全省17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大部分民族村寨自然环境恶劣,山体大、海拔高、坡陡、山顶尖,山高谷深,他们地处边远,村寨间隔远,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由于民族地区的特殊地质地貌,水土流失、石漠化、土壤酸化、自然灾害等问题存在。根据贵州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省常住人口.2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为人,占总人口的36.44%,与年相比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人,增长11.97%。按数量多少排序,全省万少数民族依次分布在黔东南、铜仁、黔南、毕节、黔西南、安顺、六盘水、贵阳和遵义,全省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苗族,堪称“苗族大本营”。
3.3少数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现状
3.3.1政策扶持
贵州组织编制《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指导规划》、出台《省民宗委关于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对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进行了规范。同时结合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量较多且投入巨大的实际,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原则,重点实施‘’保护与发展计划。“”计划即重点扶持建设10个民族特色小镇、10个示范廊带和个民族特色村寨,“十三五”期间命名个民族特色村寨。年以来,贵州省共投入专项资金2.9亿元,整合资金多亿元集中投入特色村寨建设,培育了一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品牌。
3.3.2大力发展旅游业
依托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壮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民族宗教部门率先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同时旅游、发改、财政、住建等部门发挥优势,整合各方资金,积极培育一批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的民族旅游村寨。”潘选说,贵州支持民俗旅游产业发展,推动精准扶贫。在全省个旅游景区中,涌现出了江口云舍、寨沙侗寨、惠水好花红村、黄果树石头寨-滑石哨、西江千户苗寨、丹寨石桥、兴义纳灰村、贞丰纳孔村、凤冈田坝村等一批民族特色旅游村寨。
贵州将加强保护和改造少数民族特色民居,在民居改造中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改造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和符号,使新旧民居与地域人文特征相协调,修缮和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和特色民居,形成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建筑群落。并依托贵州的大数据产业,从贵州省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个“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选择一批历史悠久、特色鲜明、亟待保护的村寨,开展数字化保护工作。
3.3.3不足之处:文化旅游产业商品同质化严重
针对贵州而言,各族文化丰富多彩,且即便同属一族,不同支系和村寨之间也各有特色,在这样的先天优势下,本应催生出五花八门、种类繁多的旅游商品,给游客展现贵州璀璨的多民族文化风貌。但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大量旅游村寨本末倒置,过分追求游客喜爱而忽视自身文化的魅力和价值,相互仿造,类型单调,款式陈旧,千篇一律,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商品少之又少,也造成了各地之间商品销售的恶性竞争。
再加上国内商品产权保护机制尚未建立完善,肆意侵权给原创者造成的重大损失,极大地挫伤了创作者的积极性,进而也制约了人才保护和创新开发。并且,同质化现象使得各民族村寨不善利用当地文化资源,不仅影响到村寨自身的旅游发展和文化品牌建立,长此以往也让村民失去对本村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创造力,造成大量文化资源如织染、挑花、刺绣等传统工艺难以传承。
总体来看,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居环境改善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至关重要。要进一步推动传统优势农业产业提档升级,扶持发展民族饮食、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产业发展壮大。此外,坚持静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相结合,大力培育一批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进课堂,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按照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建设要求,继续把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在思想建设方面,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文艺演出、体育竞技等多种形式,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国家民族法律法规和有关民族知识,提高各族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法制意识。以乡村振兴为切入点,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在村寨文化建设中,要加强对村民的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广泛开展科学技术知识教育,提高村民的科学素养,促进现代生活观念和科学生活方式的确立。养成乡土风俗习惯,破除封建恶习,发扬传统美德,培育文明的乡土风貌、良好的家庭特色和朴素的民风,改善村民的精神和面貌,提高村寨文明水平。
3.3.1少数民族村寨现状存在的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年来在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开发等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过程中,贵州的诸多传统村落各种问题逐渐凸显,过度开发、规划不合理、管理不到位、村民缺乏参与性、保护意识淡薄等问题亟待解决,只有解决这些问题,传统村落才能走上稳定、持续、良心的发展之路。
3.3.1.1存在火灾危害
贵州少数民族村寨中传统建筑多为木构建筑,村寨在初始建设时缺乏规划,建筑与建筑之间存在间距不够,建筑与周边场地至今关系不合理的问题,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大部分村寨建筑群缺乏科学有效的防火措施和救火措施,加上部分居民防火意识不到位,部分民居建筑内部易着火部位也存在防火处理措施不合理等问题。而火灾一旦发生,对于村寨建筑的破坏也是毁灭性的。例如:1、年12月12日下午3点40分左右,贵州省剑河县剑河县最大的苗族村寨久仰乡久吉苗寨发生火灾,大火造成户村民共人受灾,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久吉苗寨是剑河县最大的苗族村寨,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七个重点村寨之一;2、年1月25日晚,贵州镇远县报京侗寨发生寨火,余栋房屋被烧毁,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侗寨核心区超半数住户受灾。报京侗寨距今已有多年历史,是中国最大的北侗大寨,这里的房屋造型和用途,别具一格,保留着传统干阑式风格和用途;3、年02月21日,贵州省剑河县岑松镇温泉村昨夜发生火灾,大火造成人受灾,60余栋房屋被烧毁。年,温泉村也被评为“贵州30个最具魅力民族村寨”,当时已成为当地著名旅游景点;4、年3月15日下午,位于贵州黔东南的4A景区西江千户苗寨内发生火灾。此次火情烧毁民房3栋,虽无人员伤亡,但火灾的致命风险,以及其对发生地造成的房屋、财产损失,日常生活节奏的打乱,原本保留完好的文化遗产被损毁后难以复原等问题,都会对景区、村镇的投资吸引力、游客吸引力、区域经济发展、综合运营管理产生持续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已有不少历史悠久世代传承的古村寨毁于火光之灾,千百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常在一场大火后荡然无存,文化遗产一夜之间变成了历史创伤。
3.3.1.2村民缺乏保护理念
传统民族村寨地理位置上存在一定的封闭性,部分少数民族村寨离县城很远,地形特征使其聚族而居,包围村落的群山长期阻碍了其经济与文化的交流。长期的经济落后,导致很多居民对自身文化缺乏自信,认为自己的东西是落后的,甚至将独具特色的民族村寨与落后、贫穷划等号,把传统民族代表性的建筑当做建设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的包袱,盲目跟风“打造”“新民居”,热衷于“涂脂抹粉”,随意硬化、绿化、白化、亮化,造成民族村寨历史记忆在快速消失。从物质文化保护方面看,贵州的民族村寨保护整体上仍处于初期阶段,只有被列为历史文化名村的村寨保护较早一点。
3.3.1.3过度商业开发
随着“旅游热”的到来,少数民族村寨成了商家逐益的工具之一,大量伪民居的出现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作用。有的地方政府和开发部门花大力气开发民族村寨旅游,把民族村寨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途径,这种动机就注定了行动者的目标只是为了经济利益,对于村寨文化保护自然就显得次要了。开发民族村寨文化的创造者是当地村民,这种在社会特定背景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文化,外界人很难理解的。因此在村寨开发过程中,村民始终扮演“主角”,其他基层政府都扮演“配角”。不管是政府还是旅游企业,可以介入民族村寨开发,但前提要聆听当地村民的的心声,使他们有表达自己的述求和意见的机会,尊重民族村寨文化特殊性,让生活在这片土地的村民更有归属感。3.2、西江千户苗寨管理现状调查
3.2.1西江千户苗寨现状
素以“千户苗寨”著称的西江村,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脚下,由十余个自然村寨相连而成,全村依山而建,傍水而居,从山脚到山顶,层层相叠,鳞次栉比布满了苗族的吊脚楼,犹如一片森林,非常壮观。拥有世界苗族第一寨、苗都的美称,是原生态苗族文化旅游的圣地,自然形成了一座露天博物馆,讲述着一部苗族发展的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
西江镇西江村,距县城36公里,平均海拔米,行政面积38.59平方公里,农田面积亩,旱土面积亩。全村共有农户户,人口余人,苗族人口占99.5%。
年以来,西江游客总量及旅游综合收入呈现逐年较快增长态势。来景区旅游的游客结构和市场也逐步优化,客源市场也不断扩大,省外游客由原来的15%上升至50%,入境游客由原来的3%上升到11%,年签约旅行社66余家。自景区实行门票收取以来,游客量呈现快速增长,年西江千户苗寨景区旅游接待人次数.17万人次,同比增长41.23%。旅游综合收入64.01亿元,同比增长49.23%。西江人均收入已从年的元增加到年的10元,乡村旅游占80%。
近年来,坚持守住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坚持“保护优先,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坚持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着力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实现全域旅游化发展目标,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提升文化旅游内涵,打造宜居宜游宜业旅游城镇,坚持保住乡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使青山绿水长流,民族文化底蕴原重,真正成为“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
3.2.2人居文化环境现状
苗族传统的吊脚楼是西江千户苗寨的主要建筑物,吊脚楼依山而建,层层叠叠,如瀑布般清流直下。
3.3当前西江千户苗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更深入了解西江千户苗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完整的表现出西江千户苗寨管理整体现状,采取实地调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目前西江苗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覆盖了西江村十余个自然村寨,调查对象约人。共发放调查问卷份,回收份,回收率%,经整理分析确定合格调查问卷份。本文的分析是基于份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由“受访者基本信息”、“受访者所在村管理现状及问题”、“受访者接受物业管理程度”三部分组成。其中“受访者所在村寨建设现状及问题”包括是否对乡村建设成果满意、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又有哪些等问题组成。“受访者接受物业管理程度”包括受访者所在村是否存在专业物业管理、通过何种方式可以解决西江千户苗寨管理不良问题、认为管委会、旅游公司是否可以代替物业管理机构对西江苗寨进行管理、所了解的物业管理都包括哪些内容、您对农村物业管理了解多少、要在西江苗寨建立现代物业管理机构,你认为是否可行、认为西江千户苗寨物业管理想要成功的关键在哪里等问题。
调查发现在西江千户苗寨管理中普遍存在“重开发,轻管理”的问题,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公共设施设备管理落后、信息化管理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建好新农村的同时,完善新农村的管理,解决新农村建设的后续管理问题成为一个函待解决的课题。
3.3.1西江千户苗寨存在的消防管理问题
从所有合格的份调查问卷中看,整体反映西江千户苗寨居民对于防火意识低下,没有充分认识到防火的重要性。
问卷主要为了调查三个方面的内容:西江苗寨的消防现状西江苗寨村民对消防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情况,村民对消防的建议:第一方面:首先受访者中近半数曾经历过火灾且大部分认为村寨中的木质房屋容易发生火灾,这说明目前西江苗寨面临的消防形势仍然很严峻。而对消防现状和消防队在火灾中的表现,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可以接受但仍有提高的空间。综上,虽然西江苗寨的消防状况相比以前有了提高,但还存在许多问题。第二方面,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西江苗寨中居民获取消防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电视与政府的宣传;他们在生活中防火意识和用火习惯较好,但景区内餐饮店面较多,导致厨房容易发生火灾,而在一些基本消防技能与知识的掌握上,情况并不乐观,能够熟练使用火火器与消防水栓的人寥寥无几。
3.3.2西江千户苗寨信息化管理建设不完善
经实地调查,西江苗寨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景区内黑导黑车、黑店的不断出现、旅游产品的缩水和物价不断攀升的畸变等问题,这些都与对旅游产业发展的管理调控能力不足有关。例如,年国庆节,西江苗寨景区出现“天价房”事件,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