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
(一)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是指自19年至年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领导核心的联共布的领导下进行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年1月召开的联共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通过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19~年),年第二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年该计划超额完成。三十年代初在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过程中斯大林曾提出“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当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不断得到新技术的装备后又出现缺乏熟练掌握运用新技术的专门人才和管理现代化企业的专门人才,以及一部分领导人轻视人才的新情况。斯大林年5月4日在红军高等院校学员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首先提出“干部决定一切”这个口号,斯大林强调指出人才和干部是世界上所有宝贵的资本中最有决定意义的资本,并于年把这一思想概括为“干部决定一切的口号”。这一口号的提出引起各级领导者对干部问题的重视,从而加快对各类干部的培养。年苏联全国具有高等教育程度的专家仅9万名,而到年全国知识分子干部就达万人,其中技术干部达万人以上,这就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苏联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培养训练经济工作干部,充分发挥现有技术力量的作用,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水平。大胆提拔富有创造性和实践经验的熟练工人,扩大技术队伍,普遍提高群众文化教育水平。
(二)在重要工业部门中专家的相对人数超过德国,高等学校在校人数达54万人,超过英、法、德、日、意在校大学生人数的总和。在“技术决定一切”和“干部决定一切”口号的推动下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欣欣向荣,应当指出“干部决定一切”的口号是在苏联严重缺乏技术干部,并且这一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败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并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适应的。年9月在各个部门都掀起以斯达汉诺夫命名的社会主义竞赛运动——斯达汉诺夫运动,年8有1日顿巴斯煤矿年轻的掘煤工人斯达汉诺夫改进掘煤方法,三个人的一个采煤掘进班在一个工作日6个小时内采煤吨,超过普通采煤工作日生产定额的1倍传遍全苏联。9月8日斯达汉诺夫又刷新自己的纪录,一个工作日采煤吨。最高苏维埃政府抓住这一典型,斯达汉诺夫一举成名,到各地作报告,党中央给予他相当优厚的物质奖励和政治待遇。斯达汉诺夫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很快就在全国工业的交通输等行业普遍推行以斯达汉诺夫名字命名,以掌握新技术、改进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标的生产技术革新运动。斯达汉诺夫运动是苏联人民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而忘我工作、主动进取精神的体现,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
(三)在这一革新运动的推动下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劳动率提高82%,大大高于原计划的6%。由于开展斯达汉诺夫运动,二五计划也以四年零三个月完成,苏联第二个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于年4月1日再度提前九个月完成。苏联在二五期间高速进行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农业集体化的完成,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二五计划期间苏联总共有个大企业建成投入生产,工业总产值增长%,其中重工业增长19%、轻工业增和%。农业总产值增长54%,国民收入增长%,人民的工资基金增加1.5倍,集体农庄农民收入增长2倍多。到年大工业总产值比年增加1倍,比年增加7倍,大工业(特别是机器制造工业)的增长使国民经济各部门获得技术上的重新装备,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在国民经济的所有部门中基本确立,而同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比年仅增长44.%。到年苏联的钢产量达万吨,钢材为万吨,生铁为万吨,煤为1.28亿吨,发电量为65亿度。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建成六千多个大企业,建立起钢铁、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学、重型机械、精密仪器等部门。
(四)工业布局有了很大变化,苏联的工业水平大幅提升,工业企业的现代化程度和管理水平大大提高,工人们的技术水平比一五期间提高许多。在东部地区兴建乌拉尔-库兹涅茨克钢铁、重型机械、煤炭基地,新库兹涅茨克钢铁基地,伏尔加—乌拉尔石油基地等。在中亚兴建塔什干食品加工和畜产品加工工业基地,在哈萨克斯坦建立机械化采矿基地,在远东地区的阿穆尔河流域兴建共青城飞机制造厂。年苏联的的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10.6%,仅次于美国,超过德国、英国、法国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已取得彻底胜利,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成为苏联社会的经济基础,公有经济在国民经济的比例占到99.8%。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的农业集体化纠正一些偏差,集体农庄向着稳健方向发展,更加注重集体农庄的质量。工业向农业提供更多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全国建立几千个农业拖拉机站,农业机械化的物质保障逐步加强。农村电网逐步建立,二五期间苏联巩固社会主义集体化,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农业技术改进,苏联的粮食单产大幅提高,集体农庄章程初步制定,使得集体农庄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苏联的农业机械化水平由年全国平均的21%提升到年的6%,农村用电量增加7倍,粮食产量五年平均接近年的水平。
(五)年苏联的粮食产量达到9万吨,比年的产量多出14%。大牲畜的数量超过年的水平。据美国世界经济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学会推算,按照年现价美元计算年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为亿美元,人均为美元;年增长到亿美元,人均为美元。苏联的人均寿命在欧洲部分为61.8岁,亚洲部分为55.4岁,文盲率下降到6.4%以下。到年苏联基本实现不用凭借票证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和粮食,19、、年苏联连续大幅度调整职工的工资,年莫斯科工人的平均工资达到90卢布(约合美元),远东地区工人平均月工资也达到65-70卢布(约合95-美元),工人阶级的平均收入比一五计划时期实际增长45.5%。莫斯科城市规划完成,苏联出现斯大林格勒、共青城、车里雅宾斯克、新西伯利亚等许多新兴的工业城市。斯大林格勒等城市配套设施比较完备,市容整洁优美。苏联在许多新兴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工人宿舍楼,人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在0年代的工人区里三至六层的楼房林立,暖气、自来水、电力、排水设施齐备。当时大多数新建楼房是几家公用厨房和卫生间的集体单元,苏联人民的住房还是比较紧张的,大城市人均居住面积7平方米左右。
(六)二五期间苏联一共建成家电影院和工人文化宫,大大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虽然条件不能和今天相比,但是相比大萧条时期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时苏联工人阶级是幸福的。在农村中政府也开始大量兴建民房,或者进行改造加固。苏联从9年起大批兴建中小学(特别是农村的中小学),派遣大量师资去支援农村教育。到年苏联在农村建立大量的新居民点、学校、卫生院、图书室、电影放映点。一五期间苏联从西方引进一批先进的机器设备和技术力量,高薪聘请外国专家和技工,三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建成——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库兹涅茨克钢铁厂和札波罗日钢铁厂,以及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第聂伯水电站等大型设备生产项目。由于苏联技术力量不足,这些企业在一五期间大多没有达到外国设备的设计能力。二五期间苏联继续引进美国和德国的先进工业技术,并且注重消化和吸收。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挖掘已建企业的潜力,三大钢铁联合企业在二五时期才逐步达到设计标准,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到年完全建成投产。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是大力发展本国装备制造业,用先进的技术装备促进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为此苏联先后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乌拉尔、克拉马托尔斯克、新契尔克斯克、车里雅宾斯克等地新建起重型机械制造厂。
(七)在哈尔科夫建成拖拉机厂和车床厂,扩建高尔基和莫斯科两个汽车制造厂。在远东的兴建共青城,在共青城建立大型的有色金属和特种钢铁冶炼工厂以及飞机制造厂。斯大林宪法和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二五期间,在苏联社会阶级结构方面一切剥削阶级都已被消灭,剩下的只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劳动知识分子。斯大林在年11月召开的全苏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宣布苏联已建成社会主义社会,通过苏联新宪法。新宪法规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政治基础是劳动人民代表苏维埃,全部政权属于城乡劳动者。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最高苏维埃,它由全体人民按普遍、平等、直接选举制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主生,每个公民享有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苏联共产党是劳动群众所有团体和国家机构的领导核心。苏联年宪法在当时是世界上一切宪法中让绝大数人所享有的最民主的宪法,斯大林宣布:“在苏联中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被消灭也无疑是正确的,这一结论既符合苏联当时的社会情况,也符合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年的宪法宣布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八)到年时斯大林已经基本消灭党内外的政治对手,苏联消灭敌对阶级,形成工农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上苏共中央具有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各地方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共和国要听斯大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指挥,在经济上以公有制为基础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占有绝对的优势。斯大林的政令畅通无阻,不忠于斯大林就等于是背叛党和人民。各级干部层层任命,党的干部具有高度的权力和权威,这样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历史上称为“斯大林模式”。从历史的宏观角度看当时这个模式是最佳的选择,体现苏联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斯大林体制保持思想政治的高度统一和苏联的安定团结,使得苏联集中力量办大事,短期内迅速扭转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苏联当时所处的时代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和实现国防现代化,稳定、速度、效率是压倒一切的。但是斯大林时期以领导人的意志为方向,忽视民主,法制得不到尊重,过分强调阶级斗争甚至不惜使得阶级斗争扩大化变为残酷的肃反。这些又都严重的损害社会主义制度的声望,更损害苏联人民的利益。高度集权的斯大林模式在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显示出巨大的破坏力,苏联共产党的僵化也正是从三十年代开始的。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一)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指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过程,从6年开始到0年代末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是5年12月召开的联共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确定的,6年苏联的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到或接近于战前最高水平(即年的水平),但还是一个经济上比较落后的国家。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很不发达,在技术方面大大落后于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巩固国防和维护国家的独立,为了以新的技术改造包括农业在内的整个国民经济,要求在短时期内实现工业化,使苏联变成一个强大工业国。斯大林认为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是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因此苏联在资金分配上侧重支持重工业。头两个五年计划用于重工业的投资占全部投资的84.2%和82.8%,重工业的发展速度大大高于轻工业和农业。重工业、轻工业、农业各自的年递增速度,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分别为28.5%、11.7%、-2.9%,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分别为19%、14.8%、4.6%。
(二)斯大林一直强调高速度发展工业,并以此作为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的标志之一。苏联在工业化期间工业发展的年平均速度为17~20%,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达到0%。斯大林提出工业化的资金来源要靠自己,认为资本主义可以靠掠夺殖民地来收集追加的资本,靠战争向外国勒索赔款,靠奴役性的借外债。社会主义国家不能采取这些办法,而只能靠自己国内的积累、靠节约。苏联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国内外资本家的剥削,扩大资金积累的源泉,工业化的成就又增加新的积累源泉。国家通过农产品义务交售、机器拖拉机站的实物报酬、农业税以及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等途径也为工业化积累一部分资金,在苏联工业化时期积累基金占国民收入的26~29%。斯大林先后提出"技术决定一切"、“干部决定一切”两个口号,强调必须使自己成为专家。当时苏联下大力量开办各种学校培训干部,派出大批人员到国外学习先进技术,到0年工业已拥有9万名工程技术干部。
(三)同时用重金聘请外国的专家,年在苏联工作的有2万名各国的专家和技工,其中不少是担任过总工程师等职务的第一流技术专家,这对于改变技术落后的面貌,加快工业化进程起了重要的作用。苏联在工业化时期开展以掌握新技术为特点、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标的全国性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特别是年冬开展的斯达汉诺夫运动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苏联以比较快的速度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工业产值和农业产值的比例年为42:58,6年为8:62,9年工业比重第一次超过农业,比例为54.5:45.5,到0年达到85.7:14.。在工业中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比例年为:67,5年为4.4:56.6,年为5.4:46.6,到0年达到61.2:8.8。苏联在0年代末已成为世界上的工业强国之一,但在工业化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关系不协调,经济效益差,国家财政负担过重。人民生活特别是农民生活提高得不快,市场供应紧张,并形成一套管理过分集中的经济体制。
苏联模式
(一)苏联模式是苏维埃时期苏联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组织体系和思想体系,这一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存在诸多问题。苏联领导集团在对该模式进行改革过程中出现重大偏差,这最终导致苏联社会制度的转轨。其采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它的关键要害在于树立个人崇拜。它践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基本原则,以长官意志取代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集中制。个人崇拜出现于斯大林时期,但赫鲁晓夫的改革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导致官僚主义专政的官僚独裁的形成,这也成了苏联解体的因素之一。所谓苏联模式指苏联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制度、体制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这个模式形成于斯大林时期并不断得到强化和固化。但是在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出炉之后去斯大林化,削弱集体化,国有企业趋于利润化,破坏社会主义基本经济体制,最后在戈尔巴乔夫时期走向鸟笼经济。对于苏联模式的内涵有各种各样的概括,总的来看应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社会基本制度的层面,二是具体体制、机制的层面。社会基本制度是一种社会制度区别于另一种社会制度的最基本方面,它是一种社会制度内在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的最一般反映,涉及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文化制度等领域。而具体体制、机制则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是为基本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服务的,两者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基本制度居于主要的方面,并占据主导地位,而体制、机制与政策居于次要方面,并处于从属地位。从状态上看基本制度是相对稳定的,而体制与机制则是灵活易变的,要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更新。
(二)从社会基本制度的层面看,在经济领域苏联建立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这两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之在国民经济中占统治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在政治领域苏联确立并坚持苏联共产党在苏联社会中的领导地位,形成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苏维埃政权,对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实行广泛的民主,依靠无产阶级专政来保卫社会主义制度。在意识形态领域苏共坚持无产阶级世界观(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苏联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而在赫鲁晓夫进行去斯大林化之后苏联以工人阶级的主体保卫社会主义制度走向跟社会主义相悖的路线,苏联模式的成熟在这时开始。社会基本制度的层面反映苏联模式的本质,贯穿于苏联模式形成、发展的整个过程,带有稳定性、根本性的特点,这是苏联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使之与苏联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符合生产力社会性质的客观要求,反映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苏联社会生产力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保持快速发展,并在反法西斯主义战争的严酷环境中取得胜利的制度根源。,这个意义说苏联模式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发展模式。坚持而不抛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是该模式的本质特征,在概括苏联模式的特征时有人根本否定苏联模式的这个基本方面,戈尔巴乔夫的看法就很有代表性。当他还在苏共总书记任上时他就把苏联模式概括为“极权官僚模式的社会主义”、“严重变形的社会主义”、“曲解的社会主义”、“专制的社会主义”,认为苏联过去搞的不是真正科学的社会主义,他还把苏联模式看成障碍苏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源。
(三)苏联解体后他依然认为:“在苏联占上风的是僵硬的,甚至残酷的极权主义制度。”这种所谓的“极权主义”具体表现的还是在斯大林死后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他们一改往日社会主义制度的做法,改变苏联原来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赫鲁晓夫通过把“集体农庄”的经济改革,原来的“义务交售制”改成收购制,允许集体农庄进行拥有土地。又进行比在斯大林时期更大规模的“个人崇拜”,严重脱离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走向跟社会主义相悖的修正主义道路,这种所谓极权官僚主义的社会主义其实就是修正主义,苏联的新权贵、新官僚成了苏联的统治阶级,一般称为“苏联修正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苏联模式在赫鲁晓夫改革之后官僚统治的极权性,体现在苏联社会中存在异化与垄断,苏联的“极权社会主义”引起本就在复辟之中的官僚主义集团的异化。经济上国有企业主导,但并非公有制。公有制并不等于国有企业,而在官僚主义集团专政下的国有企业就更不可能是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国家所有制在一定阶级统治下有不同的属性,生产资料应当去除资本属性。赫鲁晓夫上台后不久在工业部门进行所谓的经济改革,这一改革的实质就是废除适应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某些经营、管理方针,代之以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方针,把利润原则作为一切经济活动的指导原则,使追求利润成为生产的最终目的。
(四)早在5年赫鲁晓夫集团就作出扩大企业经理职权、扩大厂长权限等决议,在6年2月举行的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叫嚷必须彻底实行个人物质鼓励原则。1年12月苏共二十二大通过的苏共纲领和赫鲁晓夫的报告强调要加强物质刺激形式,对经济工作进行卢布监督,提高赢利率应当成为苏联企业活动的法律,要给予企业以更多的可能性来支配利润等等。2年9月苏联《真理报》抛出苏联御用经济学家利别尔曼两篇鼓吹利润挂帅的文章,鼓吹利润应当成为衡量企业效率的最后的总尺度,赫鲁晓夫亲自出马加以肯定和推广。勃列日涅夫上台以后继承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衣钵,于5年明令推行以利润为核心的新经济体制,并制定具体贯彻新体制的《关于完善计划工作,加强工业生产经济刺激》的决议和《社会主义国营生产企业条例》,从立法上进一步肯定在工业中业已复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新经济体制既保证以勃列日涅夫集团为总代表的官僚垄断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机器对各企业实行严密控制,同时又赋予苏修集团任命的企业经理在企业中按资本主义原则进行经营和管理的广泛权力,从而使苏联的国营企业完全蜕变为官僚垄断资产阶级所有制企业。苏联的企业管理条例规定企业经理、厂长等对企业负全部责任,可不经委托即以企业名义办事,对企业职工发布命令;有权占有、使用和支配企业的财产,有权买卖生产资料;有权确定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任意生产利润高的产品;有权自行招收、解雇和处罚工人,自行确定工人的工资和奖金等等。
(五)总之企业生产资料的支配和运用连同分配、人事大权完全操纵在苏联官僚垄断资产阶级委派在企业的代理人手中,广大工人群众则完全被剥夺领导和管理企业的根本权利。把持企业的特权阶层大权在握后为所欲为,他们往往比旧的地主和资本家更厉害地压迫工人,经理可以任意打击、处罚和解雇工人,这类现象仅从苏联报刊上透露出来的便已十分怵目惊心。莫斯科第十五卡车修理厂的经理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一下子就解雇该厂十分之一的工人,沃罗涅日汽车联合企业的经理自0年到2年就解雇50人,实际上更换全部工作人员。诸如此类的例子举不胜举,连苏联报刊也供认不讳。资产阶级特权阶层对工人的这些残酷压迫和剥削有的还是由苏联领导集团明文规定并在全国推广,其谢基诺经验就是一例。莫斯科附近的谢基诺化学联合企业通过实行资本主义的血汗制度加强对在职工人的剥削和增加劳动强度,在几年内就解雇名工人,裁减工人后节约下的工资基金大部分落到经理、厂长手中,而一批批工人被解雇,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况。据苏联《劳动报》透露仅俄罗斯联邦个实行谢基诺经验的企业到年7月1日止就已经解雇七万人,正当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流离失所之际谢基诺经验的创始人以及从化学工业部部长到联合企业的领导人却获得巨额的国家奖金和勋章。
(六)六十年代中期勃列日涅夫取消对自留地的限制,4年10月通过《关于取消对集体农庄庄员、工人和职员个人副业的无根据限制》的专门决议。9年颁布的《集体农庄示范章程》,对个人副业的范围重新做了规定,将农户的宅旁园地的限额扩大到半公顷、羊10只、猪两头、家禽不限,此外居住在农村的工人、职员、退休者也可获得宅旁园地。在章程规定的范围内国家和集体农庄为发展私人副业创造各种条件,同时还降低个人副业收入的税率。为了给个人副业生产创造更方便的销售条件,5年还颁布《集体农庄市场示范条例》,规定无论是集体农庄还是个人都可在集体农庄市场上自由出售自己的农副产品,其价格由市场自发形成,国家不加干涉。为了发展农庄市场,由政府拨款在城市兴建库房、提供冷藏设备等。苏联在对工业、交通运输业等各个部门的国营企业推行计划工作和经济刺激新体制的同时决定对国营农场分期分批地实行完全经济核算制,7年先在个国营农场试点,以后逐步扩大,到5年所有国营农场部已改行完全经济核算制。完全经济核算制的最重要内容就是要求国营农场保证用自有资金支付一切生产费用,实行进一步的扩大再生产(进行生产性基本投资、形成基础畜群、增加自有流动资金等),建立各种经济刺激基金以及按时归还银行贷款。这就是说国营农场不仅要用自己的收入来抵补日常开支,而且要用所获得的利润自己进行扩大再生产,这样国营农场的经营管理条件同集体农庄基本上一样。
(七)经济核算制是指经济单位在独立经营的基础上实行经济核算,以收抵支并取得赢利的经营管理制度。在完全经济核算制条件下国家对农场下达的计划指标大大减少,国营农场经营自主权大大扩大。在生产方面国家只下达各种主要农产品交售量任务,至于播种面积和结构、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牲畜头数和产品率以及各种农艺措施均由国营农场因地制宜地自行安排。在劳动方面国家只下达工资基金总额,农场经理可以自行确定工作人员人数、企业管理结构、工程技术人员人数,确定行政管理人员编制和行政管理费预算。在财务方面国家只下达利润总额、预算拨款、农业用固定生产基金付费三项指标,具体财务计划由农场自行制订,超产自卖且利润归自己。在基本投资方面国家下达集中基本投资总额(包括建筑安装工程量)和靠集中基本投资实现的固定基金投产额两项指标,至于集中基本投资的部门、方向、项目的计划以及新建生产能力,住宅、文化、生活项目的投产计划都直接由国营农场规定,此外农场还可以用巩固和扩大农场基金的资金进行非集中基本投资。在物资技术供应方面国家只规定由上级组织分配的生产资料供应量,这些供应量根据国营农场自己申请的需要量以及国家的可能来确定。关于苏联农业有必要提到私人畜牧业及个人副业、自留地等等,早在年赫鲁晓夫便鼓吹私人畜牧业,8年由义务交售制变为合同收购制,1年便发生农业危机,向美国进口粮食。年全国经营私人副业的工农群众已超过0万人,然而就在年却发生灾难性的谷物减产万吨事件。
(八)在勃列日涅夫的一系列农业改革后(包括放开自留地的限制)造成严重后果,私人经济发展的同时0年国营农庄的企业化已经包产到组、包产到户,数量十分可观。苏联农业产量此起彼伏,在1年粮食减产万吨,2年减产万吨,被迫卖金购粮,这是轻信私人副业和自留地的后果之一。政治领域(特别是苏修时期)过分集中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其中过分集中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是指国家的权力集中于党,党的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的权力集中于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的权力集中于少数人或个人。这种国家权力集中于党、党集中到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进而集中到少数人乃至个人的领导体制造成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个人权力凌驾于党和国家的过度集权的严重局面。其结果党的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的权力受到削弱,党的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的会议不能按期召开,党内民主受到限制,中央监察委员会的职权被削弱,形成由总书记个人或少数几个人专权的局面。苏联模式兴起于20世纪0年代,此前尝试过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大致从年开始废止新经济政策,逐渐形成后来称之为的苏联模式。这种模式形成过程中当时执政党高层发生激烈斗争,结果以斯大林为代表的多数派获胜,随后展开三大运动,即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农业集体化运动和大清洗运动。
(九)这三大运动的前一项是目标,后两项是配套措施。布尔什维克党这一代领导人认定只有建立大工业才能为苏联社会主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斯大林也是抱着这种信念搞工业化运动的,所以它的特点是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采取行政手段。搞工业化需要资金和技术这个难题无论是对外开放还是自力更生都是必须面对的,根据先进国家的经验一是通过商业活动积累资金,二是通过海外殖民掠夺。当时苏联要采用前者势必费时费日,国际形势也不允许,所以资金问题必须自己解决。因为随着工业化运动展开,大量投资用于重工业。消费品生产不足,无法从农民那里换到粮食,要安排相应的轻工业生产又要占用资金,只能让农民为国家工业化缴纳“贡税”。这样就必须把分散的小农经济组织到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将全国农业经济纳入计划体系,以便于国家从农民手中得到所需粮食和农产品。于是在9~年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这一运动的特点是时间短;行政命令开路;消灭富农。在农业全盘集体化体制下国家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同时抬高工业品价格,以此达到积累资金之目的。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生活严重扭曲,日常生活物资匮乏,城乡关系、党群关系出现紧张,有呼声主张对现有工业化运动进行调整。
(十)以斯大林为首的苏共党中央不愿意放弃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的方针与做法,于是发动大清洗运动对于党内持有反对意见的人士进行镇压。结果是反对的声音被压制下去,工业化继续保持原有高速度,可是对执政党造成的伤害也是显而易见的。但相对的也镇压不少党内的修正主义者与走资派,同时大清洗也使苏联的工人和底层农民地位提升起来。以上三大运动是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彼此存在紧密内在联系,最终形成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为基本特征的苏联模式。二战结束后苏联国际地位发生根本改变,外部条件也大为好转,它不再是资本主义包围之中的红色孤岛。与此同时战争胜利提高斯大林个人及其体制的威望,而被战争强化的苏联模式又按着惯性不仅原封不动地用于战后和平时期,而且被凝固化、系统化和理想化。苏联模式凝固化的标志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在理论上全面肯定0年代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这主要表现在斯大林6年对选民的讲话和2年发表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所表达的观点;其次是压制党内外出现的改革呼声,这主要反映在对安德烈也夫和沃兹涅先斯基改革思想的批判;为了保证苏联社会主义不变质,斯大林死后正好验证斯大林的观点。斯大林为了社会主义进行的唯一正确的标准模式,把苏联模式具有的特点当作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与特点。
(十一)进而上升为理论原则,以此来达到统一思想,维护现有模式的目的。同时在实践中不仅压制国内改革要求,而且对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改革举动进行围攻,不容许对苏联模式进行怀疑,更不容许改动。把现有模式神圣化的做法极其有害,大大增加日后改革的难度与阻力。但同时此做法则是为了防止苏联走向与社会主义相悖的道路,在某种意义上将此做法也有相对进步意义。仅就苏联模式内涵本身而言那可以从经济和政治这两个方面加以解释,从经济上来看苏联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党中央为领导者,以各级党组织为执行者。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行政命令为经济政策,以行政手段为运作方式。总之这是一个有鲜明特点的经济体制,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它片面发展重工业,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改善生活的手段达到高积累多投资的目的。从政治上来看苏联模式又表现为一个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对内它将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而党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大多数情况下又是由个人意志所操纵的,这就造成党政不分。苏联共产党领导一切,直接发布政令,管理国家事务。
(十二)民主集中制有名无实,社会主义法制被忽视甚至遭到践踏。干部由上级委派,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上不受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并由此衍生出个人崇拜、官僚主义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从而严重损害党和国家的正常民主生活。以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而闻名的赫鲁晓夫为例,他自己就又试图制造新的甚至超过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报纸刊登斯大林的照片每年无非几十张,而赫鲁晓夫却年逾百张,年达到张,4年头10个月里竟刊登次,可见制造和利用个人崇拜正是苏联领导人用以指挥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法宝。从对外关系上来看苏联模式又是集中严重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沙文主义和专制主义(即封建农奴主式的作风)于一体的大国强权体制,它不顾别国的国情,以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自居到处指手画脚、发号施令,对违反其意志的国家则严惩不贷,从舆论声讨、经济制裁直到外交孤立,甚至实行军事干预或占领。结果造成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削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苏联模式的问题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主义苏联的斯大林时期,一个是以赫鲁晓夫去斯大林化为基础的赫鲁晓夫背离社会主义路线走向与社会主义相悖路线。
(十三)苏联模式出现于斯大林时期,发展于赫鲁晓夫时期。赫鲁晓夫进行经济改革,改原来的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私有制改革。公有资产逐渐落到少数人手里,国家不在是人民当家做主,而是行成苏联上层官僚权贵专政的局面。把斯大林时期的官僚主义扩大化,原来的无产阶级专政成了一句空话,政府失去群众的监督。政府直接对于经济进行干预,民主集中制变成扭曲的官僚独裁,所以这时的苏联已不是过去的社会主义,而是走向由官僚权贵专政的社会帝国主义国家。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曾经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推动过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确保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的发展,为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中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奠定物质基础,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主要体现在苏联模式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物质和人员保障;促进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这一制度从长远上来看弊大于利,直接导致苏联后来的贫穷和落后,是苏联发展路上的很大障碍,与日后苏联的解体有很大关系。这样的制度在斯大林时期产生,在赫鲁晓夫及其后苏共领导人时期弊端明显暴露。
(十四)权力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执法几乎得不到监督,民主法制建设受到严重破坏。农民阶层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农业生产积极性受到毁灭性打击。一味地追求重工业部门的发展,而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等部门的发展。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规律,限制自由贸易,严重偏离列宁最初的建设思路。俄国十月革命后苏联面临的国内外条件并不利,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也是崭新课题。年斯大林宪法宣布苏联建成社会主义,尽管还是比较初级的社会主义。可是毕竟消灭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建立起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实行普遍就业和社会保障,实现普及教育和免费医疗,对于劳动者的尊重和对社会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