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在论述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式时,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路径。一种路径,是从资本主义内在的、无法克服的基本矛盾着眼,论证基本矛盾的定期爆发会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最终导致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另一种路径,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作用下,资本主义越来越多地显现出“自我扬弃”的趋势,最终导致向社会主义的自然过渡。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吴英认为,现阶段,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自我扬弃”的现实表现为:企业资本所有制的性质、社会的经济结构与阶级构成、民众的普遍生活水准与整体素质,乃至政府扮演的角色与发挥的职能作用,都在潜移默化地趋向和演化成社会主义的特征。可以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自我扬弃”的现实表现所具有的潜在意义是拉近了同社会主义的距离,而不是相反。
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扬弃”有哪些趋势?
1、关于资本属性的变化及其走向。
一是股份公司是“作为私人企业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二是员工合作工厂构成了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一种否定因素。三是资本的社会化、股份制企业的发展,构成了所有权与管理权的根本分离。总而言之,资本的社会化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一定程度的扬弃,这种扬弃的发生具有其必然性。
2、关于社会阶级结构发生的重大变迁及其历史意义。
新中间阶级的崛起是社会历史发展自然进程的产物,他们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正是生产力发展所致。而新中间阶级的崛起,其重大历史意义在于为社会转型提供着阶级力量的准备;更长远地看,为消灭脑体分工、为迈向共产主义社会做准备。
3、关于“福利国家”制度及西方政府在“自我扬弃”中的作用和影响。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认识到,必须根据生产力的变化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恰恰融于其中,变为政府的行政行为。一方面,实行福利国家制度成为调整生产关系的一项重大举措,另一方面,政府的职能不断扩大,并且随着普通大众能力的持续提高。
更多精彩观点
01
马克思有关发达资本主义社会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两种路径的论述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历史演进作出深刻剖析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了资本主义内在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既然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那么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演进,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对它的束缚必然会越来越严重,从而要求生产关系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至于这种变革是渐进的“自我扬弃”,还是突发的革命,马克思则在不同的著作中提出了两种可能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作为共产党的纲领性文件,号召无产阶级为了自身的利益进行斗争,提出了以暴力革命方式推翻资产阶级政权。而当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作出深刻研究,特别是在对他那个时代资本主义的一些演变进行了异常敏锐的观察后,他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提出了资本主义演变的另一种可能性,即“自我扬弃”式的演化路径。
马克思向我们展示的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化存在两种不同途径。
一种是,由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与斗争走向尖锐化,无产阶级以暴力革命形式推翻资产阶级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新政权,实现向社会主义的变革。
另一种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引发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自发地变革不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渐进地向社会主义转化。
对于后一种自然的历史进程,统治阶级的行为乃是处于一种非自觉的状态。马克思提出的这两种过渡观点,深刻体现着从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因条件而异的辩证法则,但却成为后来者在理论与实践中相互对立、争辩不休的一个重大问题。
02
马克思之后在有关发达资本主义社会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问题上的诸种观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后,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阐释发生了分歧,分化为以列宁为代表的革命派与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改良派。
列宁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并且身体力行地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发动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但据事实来看,革命的道路更多适用于后发国家,它们力图通过革命选择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以期减少发展的代价。
与列宁观点相左的伯恩施坦却主张通过议会斗争这一社会改良的渐进主义道路,来实现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但他并没有真正把握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通过“自我扬弃”的自然历史进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思想的真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科技革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以及国家干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一些具有社会主义特征的经济现象在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中日趋凸显,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