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同时,节前员工的心理躁动容易产生各种安全隐患,忙于春节的准备工作会让我们忽视各种隐患、风险,从而忽视了安全,导致产生麻痹、逆反等不安全心理,但安全没有节假日。在欢度春节时每个人更要时刻注意安全,各位安全人更需要去努力加强节前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觉性。时刻牢记:我们的安全——永不放假!
本次给大家分享的是针对已经发生事故的应急管理相关制度。
应急管理制度
1、总则
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增强公司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7号令)、《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5),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中潜在的职业安全健康事件或事故(灾害)等紧急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应急救援的原则
.1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应急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级管理,分线负责”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各级领导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充分发挥应急响应的指挥作用。
.2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预防为主,强化基础,快速反应。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常抓不懈,在不断提高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水平的同时,加强现场应急基础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强化一线人员的紧急处置和逃生的能力,“早发现、早报告、迅捷处置”,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4科学实用。应急预案应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应急资源调查进行编制;应急对策简练实用,通过演练不断完善改进。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5分级响应。应急工作按照事故的危害程度、波及和影响范围,实施分级应急响应。
4、应急组织
4.1公司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主管安全生产副经理为副组长,各部门、各车间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主管安全生产副总经理兼任应急救援副指挥,负责公司突发应急事件的响应、指挥、调度等工作,同时负责公司应急预案编制、培训、演练的监督管理工作。
4.2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组织制定和批准生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演练计划。
4.督促、指导职能部门制定相关应急救援预案以及对其职工进行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知识的贯彻学习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4.4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时,分析判断事故、事件或灾情的受影响区域、危害程度及应急处理程序,确定相应警报级别、应急救援级别,发布预警信息;需启动应急预案时,宣布应预案启动。
4.5对事故善后、现场秩序维护、事故的调查处理、生产恢复等各项工作进行组织、检查和督促落实。
4.6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总结事故的教训和应急救援经验,组织对应急现场处置方案的修订、补充,完善预案。
4.7决定其他有关重要事项。
5、应急救援队伍
5.1抢险救援组:负责实施抢险救灾方案,开展现场抢险救援工作,完成遇险人员紧急救护和抢险救灾的相关任务。
5.2通信保障组:保证上下通讯畅通,负责信息处理和报告及救援命令的传达。
5.警戒保卫组:负责事故抢救和处理过程中的警戒保卫工作,负责事故现场的保护、事故嫌疑责任人的监控及事故调查组在事故追查过程中对现场的勘查和取证等相关工作,负责抢险救援工作的各环节、措施的实施过程实行有效监督,负责疏导被困人员撤离。
5.4交通保障组:负责事故发生后抢险救援工作的车辆保证。
5.5物资保障组:负责各种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的购置储备和保管维护,负责事故发生后各类抢险救援物资的调拨供应。
5.6医疗救护组:负责抢救现场受伤人员、中毒人员,配合医疗救护机构对伤亡人员和中毒人员抢救及护送转院工作。
6、事故预警制度
6.1预警等级
按照可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的紧急程度、危害大小、涉及范围、人员及财产损失情况及发展态势分级预警,预警级别由低到高,依次划为现场预警(车间级、班组级)、公司级预警两级预警机制。
6.1.1现场预警
当发生事态比较简单,预计涉及面较小,社会影响不大,仅对较小范围内造成一定危害或威胁,或已经发生轻伤1人或一定经济损失,基层部门能自行消除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启动现场预警。
6.2.2公司级预警
当发生事态较为复杂,预计涉及面较大,社会影响较大,对一定区域内造成较重危害或威胁,或已经发生多人轻伤或可能造成多人受伤,基层部门依靠自身和应急力量不能解决的生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时,启动公司级预警。
6.2预警方式、方法
6.2.1采用电话报警的方式进行预警。
6.2.2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现场第一发现人员立即向厂区值班领导或公司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报警。公司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接到事故报警后,应立即向公司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组长汇报。
6.预警信息发布的内容和程序
6..1预警发布的内容包括:
6..1.1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6..1.1事态危害程度;
6..1.1事故信息;
6..1.1指挥信息;
6..1.1参与救援、抢救信息;
6..1.1参与协助信息;
6..1.1物资调配信息;
6..1.1后期保障信息。
6..2通过指挥部批准的预警信息,其发布程序是:
6..2.1指挥部到总指挥、副指挥;
6..2.1指挥部到指挥部成员;
6..2.1指挥部到各个部门组;
6..2.1指挥部到上级部门;
6..2.1指挥部相关救援机构;
6..2.1指挥部到相关基层部门。
6.4预警措施
6.4.1现场预警由基层部门应急救援负责人发布,公司级预警由公司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发布;
6.4.2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6.4.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
6.4.4指令各应急救援人员和工作组进入应急状态;
6.4.5针对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
6.4.6调集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
7、应急值守制度
7.1应急值守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职责,机关各部门、基层各部门要把应急值守考勤纳入部门应急管理工作范畴,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妥善做好值守安排,保障日常工作正常有序运转。
7.2应急值守工作原则:严谨高效、有情必报、快速反应、安全保密。
7.应急值守启动时期:重要节假日期间、重要敏感时期、上级确定的重点防护期、重大突发事件期间、其他特殊时期。
7.4应急值守的基本要求
7.4.1坚持领导带班制度,强化应急值守工作的领导,保证值守期间都有领导值守。
7.4.2严格坚守岗位,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不得擅自离岗、脱岗,遇有特殊情况需临时离开时,须请示领导同意,妥善安排。
7.4.保持信息畅通,应急值守期间,带班领导和值守工作人员要保证24小时通讯联络畅通,确保各类突发信息报告及时、处置及时,不得误报、迟报、瞒报、漏报。
8、信息报告制度
8.1公司设立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现场人员应立即用电话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和厂值班领导报告事故信息。
8.2报告内容要简明扼要,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简要经过、事故性质讲清楚。
8.同时现场负责人立即分别向当日公司值班领导和公司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汇报,同时通知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有关人员待命。根据公司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组长意见,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8.4信息报告的内容
当发生生产安全事件时,事故汇报的主要内容包括:
8.4.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
8.4.2事故类型及简要经过;
8.4.影响范围;
8.4.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经济损失;
8.4.5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
8.4.6应急预案的启动情况;
8.4.7已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和进展情况;
8.4.8其它应报告的情况;
8.4.9事故报告后,当人员伤亡、影响范围、经济损失等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补报。
9、应急预案制度
9.1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9.1.1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9.1.2结合本公司、部门、车间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9.1.结合本公司、部门、车间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9.1.4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9.1.5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9.1.6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公司、本部门的应急工作要求;
9.1.7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9.1.8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9.2公司应急预案体系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9.2.1针对公司存在的各种风险、事故类型,由公司应急指挥小组负责组织编制公司的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包括本公司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
9.2.2对于某一种类的风险,由安全生产副总经理组织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9.2.公司专项预案包括: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中毒、窒息安全事故应急专项预案、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专项预案、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
9.2.4专项应急预案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施、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
9.2.5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关键岗位、重点部位,由所在生产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9.2.6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之间应当相互衔接,并与所涉及的其他部门的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9.2.7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应当经常更新,确保信息准确有效。
9.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9..1评审准备。成立应急预案评审工作组,成员包括公司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涉及部门负责人及技术人员。
9..2组织评审。评审工作由总经理或安全生产副总经理主持,应急预案评审工作组讨论并提出会议评审意见。现场处置方案的评审,采取演练的方式对应急预案进行论证。
9..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编制组织者应认真组织分析研究评审意见,按照评审意见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9..4批准印发。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论证,符合要求的,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由总经理签发,现场处置方案由安全生产副总经理签发。
9.4应急预案的实施
9.4.1公司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普及生产安全事故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技能。
9.4.2各部门定期组织开展本部门的应急预案培训活动,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岗位应急处置方案。
9.4.应急预案的要点和应急程序应张贴在应急地点和应急指挥场所,并设置明显的标志。
9.4.4公司在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时,同时制定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9.4.5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急预案演练组织部门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
9.5应急预案的修订
为保证预案的科学性、符合性及可操作性,每年由公司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对预案修订和完善一次,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另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预案应当及时修订:
9.5.1因兼并、重组、改制等导致隶属关系、经营方式、组织机构发生变化的;
9.5.2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
9.5.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重大危险源的;
9.5.4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调整的;
9.5.5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
9.5.6应急预案管理部门要求修订的。
10、应急演练制度
11.1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水平和能力,维护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可行性,使应急演练常规化、制度化,制定本制度。
11.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演练。
11.公司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要求,对公司危险源分布、重点部位、重点装置和设备,进行风险分析,制定应急预案。
11.4公司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根据生产实际,合理安排时间,制定本年度应急演练计划,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严格按计划实施演练。
11.5公司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要求,组织制定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内容包括:观摩及演练人员注意事项、应急演练目的、演练规模、时间、气候条件、演练组织机构、参演队伍和人员、演练程序、演练评估、演练工作保障、救援装备和物资、演练有关要求和安排、演练期间公司有效的内部外部联络方式、经费预算等内容,经公司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11.6公司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的实施,综合预案、专项预案至少每年组织一次演练。
11.7应急预案演练方案涉及的部门,按照预案演练方案分工,协同负责预案演练方案的演练。
11.8各基层部门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要求,负责编制现场处置演练方案。内容包括:演练目的、演练时间、演练地点、参演人员、救援人员、指挥人员、安全监护人员、救援装备和物资、经费预算等内容,经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实施。现场处置演练方案按照公司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演练。
11.9各部门应将应急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日常安全管理。根据事故发生的类别,结合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培训,使应急队伍和相关人员提高应急能力、掌握较专业的应急抢救知识,并依据培训记录和考试成绩实施应急人员动态管理,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11.10演练形式:桌面演练和实际演练。
11.11演练后结束由组织部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专家、领导,对演练进行总结、评估。评估内容包括:
(a)应急预案编写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b)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
(c)参演人员应急处理能力;
(d)应急演练所用装备物资的适用性;
(e)演练是否达到预期目的;
(f)应急演练成本效益分析;
(g)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对策和对完善预案的建议。
11.12根据评估结果,针对预案存在的缺陷,由公司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并备案。
11.1检查与考核
11.1.1生产安全部负责对应急预案及预案演练进行监督与考核。
11.1.2对在应急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和部门,给予表扬和奖励,对应急工作不参加或表现不积极的给予批评教育,对未完成公司年度应急培训、演练工作任务的给予处罚。
11、现场处置制度
11.1为进一步规范基层部门现场应急处置工作,提高现场人员处置能力,保障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特制订本制度。
11.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管理。
11.事故发生后,立即成立事故应急自救小组,由事故现场负责人任组长,负责立即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应急响应,积极组织现场应急处置和自救,并电话汇报本公司值班领导,报告内容简单、扼要,尽可能说明事故或灾害发生的性质、时间、地点、波及范围、危害程度及人员伤害现状。
11.4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接到现场人员事故汇报,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向应急自救小组下达应急响应命令,并通知公司值班领导、公司总经理、主管安全副总经理及公司相关人员,同时通知公司相关应急部门紧急赶赴事故现场,展开应急响应工作。
11.5启动应急响应后,各应急小组立即赶赴公司计划调度指挥中心集结。应急救援指挥部由总经理(或授权分管领导)担任总指挥,各应急小组组长到应急指挥部听取事故汇报,制订方案并立即传达实施。
11.6现场处置相关职责划分
11.6.1事故现场人员:服从事故现场负责人的正确命令,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开展自救互救。
11.6.2现场专兼职救护人员:
11.6.2.1负责现场受伤人员,根据受伤情况,按照应急处置方案急救措施进行救护。
11.6.2.2负责根据事故类别,选择正确避灾路线,必要时引导受灾害威胁区域人员迅速撤离。
11.6.2.事故涉及部门负责人:负责根据事故现场负责人的汇报,再次分析判断事故危害程度。若事态可控,立即召集本部门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及有关人员,协调现场自救和应急处置工作;若事态扩大,立即向公司应急管理小组汇报。
11.6.2.4事故涉及部门值班人员:负责接收事故报告做好相关记录备案待查。
11.6.2.5事故涉及部门技术负责人:负责救援方面措施的制定和技术资料的提供。若事态扩大,参与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相关工作。
11.6.2.6现场脱险人员:应急疏散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后,立即向本公司值班领导汇报事故初期情况、现场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遇险总人数、已撤离人数和受困人数。
11.6.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应急响应的同时,上一级应急预案进入预备状态。
12、应急教育培训制度
12.1为促进应急队伍培训工作有序开展,提高应急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促进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公司应急管理工作要求,以及公司应急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制定本制度。
12.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应急队伍教育培训的管理。
12.应急队伍培训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12..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
12..2坚持分级负责、分类管理的原则;
12..坚持集中培训与在岗自学相结合的原则;
12..4坚持以人为本、按需施教的原则;
12..5坚持教学相长、保证质量的原则;
12..6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原则。
12.4公司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应急队伍管理培训工作的组织、管理和考核工作。
12.5应急管理培训的主要对象是:应急管理干部、应急救援队伍和岗位员工。
12.6将企业应急管理培训纳入年度“三级人员”培训计划,重点针对企业管理人员和一线操作工人。
12.7培训对象在参加上级组织的集中脱产培训期间,享受在岗同等待遇。
12.8培训的主要内容:
12.8.1有关应急救援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本公司应急救援相关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12.8.2本部门、本岗位作业风险和应急措施;
12.8.有关应急设施的性能、应急器材的使用方法;
12.8.4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12.8.5个人防护器具的使用和安全防护措施;
12.8.6异常情况的鉴别和紧急处置技术要求和程序;
12.8.7突发事件处置过程的自救、互救知识;
12.8.8应急通信联络方法;
12.8.9应急救援案例。
12.9各级、各部门应急管理机构除组织或参加上级集中脱产培训外,还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培训。
12.9.1以岗代培。通过参加市主管部门组织的岗位培训,提高应急管理的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
12.9.1以学代培。大力倡导和鼓励工作人员自行组织学习和培训工作,通过自学不断更新观念、强化内在素质,提高工作能力。
12.9.1以研代培。组织各种研究活动,安排有关人员参与,提高工作水平。
12.9.1以会代培。有计划有层次地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区内外各级、各类学术研讨会,专题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等,通过交流实践经验、探索方法、交流成果来激发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12.9.1以察代培。有计划有目的地分期分批组织有关人员外出学习、考察,开阔眼界,通过学习、比较,提出本部门今后发展的意见、建议、思路和方法。
12.9.1以演代培。组织有关部门、人员进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的演练,检验和锻炼应急管理机构和有关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联动配合能力以及处置应对能力等。
12.10公司人力资源部按照公司统一部署和要求,制订年度教育培训计划,认真抓好教育培训工作。
12.11将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应急管理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部署和规划,在预算中列支开展应急培训的所需经费,保证培训工作经费的及时足额到位。
1、应急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1.1为了规范应急档案管理工作,满足公司预案的保存、查阅、修订、评估、调查、备案等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应急资料档案的管理。
1.职责范围
1..1生产安全部负责公司应急资料档案的管理工作。
1..2综合管理部负责公司应急文件的发放和保存工作。
1..机关有关部门和基层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应急资料档案的管理。
1.4应急救援档案归档范围
1.4.1具有保存价值的本公司正式收文、发文、除文件的正件外,还应包括它的附件;
1.4.2本部门在应急救援活动中产生的与上级领导部门间的往来文件,包括请示、报告、重要函件、应急救援互助协议等;
1.4.本部门在应急救援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文件材料(即内部文件);如规章制度、调研材料、计划、总结、会议纪要、机构调整、人事任免、部门管理职能性文件、部门岗位职责等;
1.5应急救援档案归档要求
1.5.1已经办理完毕并有保存价值的文件都应及时归档,任何人不得随意留存。
1.5.2归档的文件材料要收集齐全(包括附件,附图),按照文件形成的先后次序排列清楚,并剔出其中的废稿、重复稿和不重要的便条等。
1.5.存档文件必须为原件,特殊情况下,复印件必须加盖公章。
1.5.4文件归档时要有交接手续。
1.5.5各部门兼职档案员和具体办公人员有责任协助档案管理人员共同做好文件的收集和保管工作;
1.6应急救援档案的借阅根据《档案借阅制度》办理相关手续方可借阅。
1.6.2借阅文书档案使用后应及时归还,借阅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一天。
1.7应急救援档案的保管及销毁
1.7.1公司应急管理小组有责任对公司各部门文书档案的归档进行监督指导;
1.7.2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集中统一管理所有文件档案;
1.7.公司应急管理小组对各部门移交的文书档案按标准进行整理,分类,编目、统计、保管,方便快捷提供利用。
1.7.4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定期三种,定期开展档案鉴定工作,对保管期满的档案经相关手续后可以销毁,并建立文书档案销毁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