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的症状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防治
TUhjnbcbe - 2020/12/15 17:52:00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铁元素缺乏影响血红蛋白生成进而引起贫血。

由于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对铁的需求量相对较多,另一方面如果胎儿期铁贮存不足、生后辅食添加不当,均会导致宝宝产生缺铁性贫血。因此婴幼儿是缺铁性贫血高发人群。在多数发展中国家,约2/3的儿童和育龄妇女缺铁,其中1/3患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一般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尤其以口唇、指(趾)甲床及口腔黏膜苍白最明显;有的孩子表现为体力差,易疲乏、不活泼、不爱动、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生长发育缓慢;部分年长儿可向家长描述头晕、耳鸣、眼花等;此外缺铁性贫血还会降低孩子的免疫力,宝宝常易发生各种感染。由于早期症状不显著,家长容易忽视,待宝宝出现面色*、食欲减退等症状往往病程较长,对宝宝生长发育已经产生影响。

鉴于上述临床特点,对于缺铁性疾病的预防和筛查就显得尤为重要,定期体格检查及血常规、微量元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防治。

及时补铁是预防的关键点

提倡母乳喂养:虽然母乳中铁的含量并不高但其吸收率较高,4个月后可适量喂橘子汁促进铁的吸收,4-6个月开始添加富含铁的食品如高铁米粉,6-9个月可依次添加肝泥、肉沫,补充血红素铁。幼儿尽量多食用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及鱼等含铁量丰富、吸收率高的食物。

小贴士:动物食品铁吸收率高,植物食品则吸收率低。

补足贮铁是治疗的关键点

发生缺铁性贫血,首选治疗方案是口服铁剂。

由于缺铁性贫血临床分为铁减少期、红细胞生成缺铁期、缺铁性贫血期。因此用药时间应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至少持续4~6m,待贮存铁补足后停药。

因此对于已经发生的缺铁性贫血宝宝,务必进行及时、正规治疗,以减轻对宝宝生长发育的影响。

来源:南京健康教育网(市妇幼供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