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本文整理自知网论文
贫血(anemia)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浓度来代替。其中缺铁性贫血是我们较为常见的贫血,如果人体对铁的摄入量不足,便会影响到血红蛋白的合成,从而使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显著减少,随之红细胞数目就减少。结果就会使人体内的各细胞、组织供氧不足,将导致缺铁性贫血。
一、缺铁性贫血有什么表现呢?
(一)贫血的表现
乏力、易倦、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心悸、气短、纳差、苍白、心率增快。
(二)组织缺铁的表现
精神行为异常,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等
(三)缺铁原发病的表现
如妇女月经量多、消化道溃疡/肿瘤/痔疮导致的黑便/血便/腹部不适、肠道寄生虫感染导致的腹痛/大便性状改变、肿瘤性疾病的消瘦、血红蛋白尿等。
需要注意的是:轻度的缺铁性贫血,一些人只有困倦乏力感,常常被我们忽视,以为只是累的,休息休息就会好。在此,提醒大众朋友,如有相关症状不妨查个血常规,及时发现问题,少走弯路。
二、为什么会得缺铁性贫血?
(一)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
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婴幼儿需铁量增加,若不补充蛋类、肉类等含铁量较高的辅食,易造成缺铁。青少年身体生长期需铁量增加,而偏食易缺铁。女性月经增多、妊娠或哺乳,需铁量增加,若不补充高铁食物,易造成缺铁性贫血。
(二)铁吸收障碍
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分泌不足且食物快速进入空肠,绕过铁的主要吸收部位(十二指肠),使铁吸收减少。此外,多种原因造成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如长期不明原因腹泻、慢性肠炎、克隆病等,均可因铁吸收障碍而发生缺铁性贫血。长期饮浓茶和咖啡也会影响铁的吸收,吸收率下降一半左右。长期服用抑酸药物也可以造成缺铁。
三、缺铁性贫血预防
重点放在婴幼儿、青少年和妇女、老年人的营养保健上。对婴幼儿,应及早添加富含铁的食品,如蛋类、肝、菠菜等;对青少年,应纠正偏食,定期查、治寄生虫感染;对孕妇、哺乳期妇女可补充铁剂;对月经期妇女应防治月经过多。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胃肠吸收功能下降,且基础病较多,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抑酸药等,都要警惕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另外,中医药在缺铁性贫血的防治中优势突出,在改善婴幼儿、青少年食欲,尤其对妇女月经不调的防治、胃肠道疾病的调理等方面具有优势。我们都知道药食同源,这给中医治未病提供了先决条件。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跟医生的沟通,了解自己体质及身体状况,在疾病未发生、将要发生或发生早期,积极地进行预防调理,防病于中医调理中。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现在人们经常吃火锅,牛羊肉偏多,难免温燥,损伤脾胃及津液,而体内的血来源于脾胃的运化升清,所以更容易发生贫血。我们可以通过食用不同的银耳羹,来补充我们的精血。比如:偏肾阴虚的人可食用银耳枸杞羹;气血亏虚的人可食用银耳桂圆羹;偏肺阴虚可食用银耳百合羹。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