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强调的饮食养生原则其实很简单:“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最好的饮食结构是五谷杂粮为主,蔬菜作为补充,适当地加一些肉类和水果,不盲目进补。要进补也推崇食补,强调“药食同源”“药疗不如食疗”,食补具有价格低、无*副作用等优点。
中医认为
缺铁性贫血常常由饮食不节引起,与起居、情志、劳倦等因素也密切有关,因此饮食有节、起居得当、情志舒畅等亦可以防止或减轻疾病的发生。
缺铁性贫血患者体内缺铁往往伴随缺铜,铜能促进铁的氧化、吸收、利用、参与合成血红蛋白,人体中的铜蓝蛋白减少,会阻碍血红蛋白的生成。因此要摄入含铜食物,如牡蛎、动物心肝肾、虾蟹、核桃、芝麻、果仁等,但注意要和铁剂分开食用,因为这类食物含有较多钙磷,会与铁在胃内形成不溶性复合物影响吸收。
此外饮食中要补充维生素12和叶酸,这也是红细胞发育中重要成分,体内没有储备,需要饮食中补充。前者在动物肝肾、肉类中含量高,后者在新鲜蔬菜中含量较高。缺乏叶酸和维生素12常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
不同年龄、体质的人群,
饮食注意重点也不同。
幼儿和青少年要注意及时添加辅食。牛奶中铁的吸收率只有10%,如果只用牛奶喂养的婴幼儿,而忽视了辅食的添加,常会引起缺铁性贫血。蛋*含铁量虽较高,但其中铁的吸收率仅为3%,鸡蛋中的某些蛋白质,又会抑制身体吸收铁质,因此,依赖牛奶和鸡蛋来补充铁质是不够的。动物肝脏不仅含铁量高,且吸收率达30%以上,因此在添加辅食时要适量补充。
妇女妊娠后期及哺乳期间,除正常饮食外,每日可适量补充铁剂0.2-0.3g。
老年人脾胃虚弱,应适当多食用山药、白扁豆、大枣、芡实等健脾益气食物,促进脾胃运化生血。粗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铁的吸收,不能过量。
服用铁剂治疗药物时需注意
贫血情况改善或稳定后,还需继续服用铁剂6至8周,以补足体内的储存铁,以免过早停药后铁储备不足而再次出现贫血。
小苏打、氢氧化铝、钙片等药物会与铁发生反应影响吸收,因此应与铁剂间隔服用。可口服维生素C片以促进铁的吸收;健脾益气生血的中药,如归脾丸、八珍颗粒、复方阿胶浆、生血宁等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药膳是在食疗基础上,进一步将食物与药物相结合,运用饮食烹调技术,制成色、香、味、形俱佳、具有养身防病、益寿延年功效的食物。
在此介绍两款简单易做的药膳:
*芪鸡汁粥
原料:母鸡1只,*芪15克,粳米克。
制作:将母鸡剖洗干净,煎浓鸡汁,将*芪煎汁,每次以粳米克加入鸡汁和药汁煮粥。早晚趁热食用。
神仙鸭
原料:鸭1只,人参3克,龙眼肉20克,莲子50克,大枣50枚。
制作:将鸭子去毛、内脏,剁去脚,洗净沥干。人参切片,莲子用水胀后去表皮、去心,大枣去核,龙眼肉洗净。用盐5克、酱油50毫升、料酒30毫升混匀后搽在鸭表面和腹内。将人参、龙眼、莲子、大枣混合后,填入鸭腹,放在砂锅中,上笼用武火蒸至鸭熟即可。
食补对贫血的预防治疗都有确切的功效,但不等于能包治百病、也不能代替药物治疗,如果病因不明确、病情比较严重、或食补后疾病没有改善,还是应该积极寻求医生帮助。
本文作者为:上海中医院
血液科副主任医师徐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