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开俊和父母在新房间合影,身后是他的各种奖状。
先天视障二级残疾、先天性全身白化病、地中海贫血……其中任何一种疾病都能让人痛苦不堪,却自出生就集中在同一个孩子身上。13岁的广州少年孙开俊在父母、老师的支持下,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不到2岁到幼儿园随班就读,从小学到初中,不仅实现生活自理,还学业拔尖、兴趣广泛,获得广州市优秀少先队员、“最美羊城少年”等荣誉。如今在海珠区41中初三就读的开俊,已经开始备战中考。
先天视障2米内只能看见人影
不甘厄运像普通孩子一样求学
几乎贴着书桌,用助视器看书、写作业。
孙开俊的家位于海珠区昌岗中路一个宿舍区的首层。走进他家客厅,最显眼的就是开俊从小到大的照片和奖状,有学校的奖状,也有参加围棋比赛、残障人士跑步比赛等的奖状,一面墙的正中间还挂着一幅歌德的名言——“目标越接近,困难越增加”。“这是开俊自己选的。”孙爸爸说。走进房间,原本堆满杂物的书桌已经被改造成明亮宽敞的专属学习的空间,开俊正用助视器专注读书。
孙开俊改造前的房间,如今他的新房间条件大为改善。
开俊出生时就患有视障,又患有先天性白化病,因而导致眼睛畏光,也加重了对视网膜的伤害。幼儿时他被评定为二级残疾,即便是2米以内,也只能看到人的影子。孙爸爸、孙妈妈都是坚强的人,天降厄运,他们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面对。“我们希望他跟普通孩子一样,尽管内心也明白很难”。1岁10个月,开俊就被送到幼儿园。“因为越小在普通环境中成长,就越能适应,不会觉得自己跟别人不同,也为他以后能够随班就读做好铺垫”。经过四年多的幼儿园学习,开俊被地段所属的昌岗中路小学接收,成为当时罕见的随班就读视力残障孩子。
坐讲台边用望远镜才看清黑板
用心聆听学定向行走听声定位
因为视障,开俊从小就特别注意用心聆听。但要克服视障绝非易事,老师将他安排在讲台旁边的“飞机位”,那时开俊还不会对焦望远镜,需要爸爸调好了望远镜焦距,他才可以看到黑板。三年级前,老师允许他在实在看不清的情况下走到黑板前。学校专门还邀请了盲校的老师前来指导,改善学校的无障碍设施,教开俊定向行走、听声定位,锻炼自我保护能力。
挑战也并存,低年级的孩子还不知轻重,有时难免会对开俊造成磕碰。为了保障开俊的安全,体育课和午休时开俊都要回家,爸爸辞了职专职来接送照顾。“我们明白他始终跟其他孩子不同,只能增强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孙爸爸说,有些调皮的同学会给开俊起“白骨精”“白发魔女”等“花名”,他就提前做好引导,“我也叫他白头翁,希望他能提前适应,内心更强大一些”。
孙妈妈说,开俊特别懂事,能体谅别人,从小到大被同学撞倒的次数也不少,但他每次都解释同学是不小心撞到他的。“他特别感谢老师、同学的关心,觉得不能辜负他们,所以学习很努力”。父母对开俊的要求也从未因为身体原因降低,“因为不够努力,考试考得不好,一样要批评”。
独自上学会听交通信号会坐公交
品学兼优是个学霸会下棋弹吉他
孙开俊爱笑爱弹吉他。
尽管去上小学要过几个交通繁忙的路口,但从小学四年级开始,爸爸妈妈就让开俊尝试自己上学。他在前面走,爸爸跟在后面,保证安全。“他会仔细听交通灯信号,还会用心琢磨斑马线上行人和车辆通行的规律”,孙妈妈说,学会自己出行是视障人士自立的关键,只有能独立出行,走向社会,才能避免封闭内心。
开俊小升初时,海珠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专门到孙开俊家里进行调研考察,综合各种情况后,安排他就读离家最近的41中学。从开俊家到41中,只需要过一条马路,而且他家门口的公交站,所有车辆都可以直接到41中门口,“即便看不清线路牌,也不会上错车”。从初一开始,开俊就真正独立上下学,爸爸不再跟在后面了。
让孙妈妈特别感动的是,41中的老师既给予开俊帮助,又充分尊重他的个性。“进入青春期,孩子会对一味的帮助反感,更渴望一视同仁”。在这样的环境下,开俊的学业也取得了显著进步。41中是海珠区的知名中学,近年培养了中考状元等高分学生。开俊目前在班上能保持前五名,英语、数学成绩优秀。他谦虚地说,“我在班上成绩还可以,但如果放在全年级,只算是中等”。但他付出的努力却比健康的孩子要多得多,开俊说,同样的作业,他要花同学三四倍的时间才能完成。他需要通过助视器才能看到字体,阅读速度比健康人慢不少,尤其是做数学几何题、物理画图题时,要花时间仔细琢磨。“开始学习英语时,由于看不清,很容易把一些字母看混淆,长串单词常出错,为了学好英语,开俊下了很大苦功,借助电子设备等工具不断练习,现在他的英语成绩算是拔尖,我很欣慰,希望能顺利考上41中的高中”,孙妈妈说。
孙爸爸也为开俊的健康成长感到高兴,“除了围棋、象棋、弹吉他,开俊还很积极参加残障人士跑步比赛等,我希望他能快乐成长”。因为自强不息,品学兼优,孙开俊获得了~年度广州市优秀少先队员、年度“最美羊城少年”之“自强好少年”等称号。
素材来源:廖靖文/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甘华铭
点击上方蓝色字“广东残联”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