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见到这样的人,什么阿胶、红枣啥的经常吃,但是脸色还是发*。吃这些补血的补品貌似没起作用。还有的人是不贫血,但是医生开的药方中却还有当归、鸡血藤这类补血药材。其实这里是存在两个概念“血虚”和“贫血”。这两者到底有何区别?治疗时又要注意哪些呢?
一、首先,“血虚”和“贫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血虚“是中医诊断、“贫血”是西医诊断。
从中医角度讲,血虚又称为血虚证。引起血虚的原因有很多,如先天性体质虚弱、饮食不调,疲劳过度、失血过多、疾病迁延不愈等等。最易出现血虚的人群是女性,这是因为女性的特殊生理构造,最容易由于失血过多导致血虚。例如常见的月经量大的女性,往往出现脸色发*,导致血虚;分娩时的失血过多也会不可避免的导致血虚。血虚的表现多为:面色萎*、唇色淡白,出现头晕眼花、心悸多梦、手足发麻。女性还会伴有月经量少、经血色淡等,严重者甚至出现闭经。
而贫血其实不能算是一种疾病的名称,它是一种疾病临床症状的描述,通常以血红蛋白水平作为诊断依据。其中血红蛋白水平有着严格的诊断标准:6个月到6岁儿童g/L,6~14岁儿童g/L,成年男性g/L,成年女性g/L,孕妇g/L。只要是低于这些水平的都可以诊断为贫血。因为贫血是一种疾病症状,很多疾病发生的同时也会出现贫血的发生。出现贫血后最早会有头晕、发力、易困倦的表现。但是最常见也是最特征的表现则是面色苍白。严重的贫血患者必然会血虚。
二、那么既然二者有上述区别,那么在治疗或调理的注意事项上也要做好区别对待,千万不要乱吃药。
中医常讲气血,这是因为在中医理论中往往认为气血是同源的,如果是血虚,则多会伴有气虚。而气虚又要分为不同的证型,如肺气虚、肾气虚、脾气虚等。如果是血虚伴肾气虚,那么调理时多注意使用人参、熟地等可补充元气、肾阴的药材;如果是血虚伴脾气虚,则调理时多注意用*芪补气生血。还有如果是因为血瘀导致的血虚,则一般情况下会建议使用当归、川芎等活血养血的药材。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擅自用药,调理血虚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药材。
一般被判定为贫血的病人,医生也是根据贫血类型来建议用药或饮食选择。贫血病人多为缺铁性贫血,这时建议多食用铁含量较高的病人,比如动物肝脏、动物血制品、肉类等。另外也可以吃一些木耳。如果是缺铁较为严重,则建议直接服用铁剂进行治疗。如果是跟严重的贫血,则需要进行输血纠正贫血。
所以一定要注意,血虚和贫血虽然在一些表现上会有相似之处,比如都会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萎*等,但是不能将二者等同,而且处理方法也是不同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