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70后、80后在农村长大的朋友们,相信都对蛔虫印象深刻,肚子里不知道怎么就会长出硕大的蛔虫,不但严重影响食欲,而且经常肚子疼,每当此时,大人就会拿出像塔一样的药来,俗称“宝塔糖”,带有丝丝甜味,吃下去过个一两天,就会将大大小小的蛔虫拉出来,看上去非常酸爽。那么,现在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小孩子体内好像很少再有蛔虫了,这究竟是何原因呢?
蛔虫是一种隶属于线虫纲蛔目蛔科的软体动物,通体成淡红色或者乳白色,体长一般在10-20厘米之间,个别可以长到30厘米,以半消化食物为食,是典型的寄生性生物。它们在人体内的寄生适应性强,如果没有针对性的药物,很难彻底从体内排出。
蛔虫感染人体的主要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首先是体外卵的孕育阶段,蛔虫卵从人体排出后,在温暖潮湿、空气充足的环境中,卵细胞开始发育,形成具备感染能力的“进阶卵”。第二阶段是进入血液阶段,当人体吞入被蛔虫卵污染的水或者食物后,蛔虫卵能够经受住胃酸的腐蚀,顺利进入小肠,在这里孵化成幼虫,由于幼虫表面分泌有透明质酸酶和蛋白酶,可以穿透小肠,从而进入静脉血管或者淋巴管中。第三个阶段是在身体内的游走阶段,通过静脉血管或淋巴管进入到肝脏,然后又穿梭过心脏和肺部,继而穿透肺部毛细血管到达肺泡,经支气管和气管到达咽喉。
以上过程看起来很恐怖吧,这还没完,第四个阶段是进入消化系统阶段,到达咽喉部的蛔虫幼虫,在人体不经意的吞咽动作后,顺利实现了从呼吸系统到消化系统的转移,再次承受胃酸的洗礼到达小肠,成长为真正的蛔虫。
蛔虫的寿命一般为一年左右,一对雌雄成虫,在人体内一生可以产卵20多万枚。在过去的农村,由于人们的卫生观念不强,很多人体排泄物直接入河、或者直接施用于菜地和瓜地,造成了较大范围的污染,这也为蛔虫卵的传播提供了有效途径。当人们特别是小孩子下河游泳玩耍、瓜果蔬菜没有洗净,那么就非常容易进入人体,从而患上蛔虫病,轻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重者肠梗阻、哮喘、肺炎、胆囊炎等,严重威胁人体健康。
从以上蛔虫的成长过程可以看出,如果我们掐断了它们的传播途径,也就是上述四个环节中的一个或者多个途径受到抑制,那么时间一长,蛔虫没有了群体性的寄生和传播优势,自然就会逐渐消失。所以,现在我们之所以很少再见到蛔虫,主要原因就是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卫生观念的提高,勤洗手、不喝生水、瓜果蔬菜清洁到位等习惯已经深入人心。
另外,城镇和广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也起到了很大作用,比如自来水的普及,在引入千家万户前都有着严格的消杀工序,生活污水的排水设施也不断健全,减少了人体与不洁净水体的接触机会。我国在广大农村地区持续开展的除四害爱国卫生运动、新农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改水改厕等,都使农村的面貌和清洁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最后,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化学用品种类越来越多,频率越来越大,无论是清洁物品和食物,还是对周围环境进行消*,都使蛔虫以及蛔虫卵失去了适宜生存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