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骨髓的造血功能网织红细胞参数不可忽视###
血常规检测是基础的临床化验检查之一,但通过化验血常规可以检查出很多问题。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血常规仪器不断升级,血液常规检测的项目不断丰富,例如网织红细胞的检测,其结果可用于监测骨髓新生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生成情况,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更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RET三维散点图
DIFF三维散点图
NRBC三维散点图
-左右滑动浏览-
什么是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tc)是红细胞的未成熟阶段,是反映骨髓红系造血功能以及判断贫血和相关疾病疗效的重要指标[1]。
红细胞与网织红细胞的关系
红细胞由骨髓中生成,骨髓中红细胞的增生发育过程为:多能干细胞→单能干细胞→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在正常情况下骨髓中有核红细胞并不释放至血循环,只有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才释入血中。因此,检查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数,可以推知骨髓生红细胞的情况。临床上还可由此进一步指导贫血的诊断、药物治疗效果以及肿瘤的化疗策略等。
网织红细胞的检测
长期以来,检验人员采用手工法进行网织红细胞计数,但其精确性与计数效率不太理想。近年来随着流式细胞术与荧光染色相结合应用,高端全自动分析仪对网织红细胞计数可以精确到网织红细胞比率(RET%)、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低荧光网织红细胞(LFR)、中荧光网织红细胞(MFR)、高荧光网织红细胞(HFR)、未成熟网织红细胞(IRF)[2]。其中IRF为MFR和HFR之和,表示幼稚细胞占总RET的百分比。
通常健康人外周血以LFR为主,当骨髓受到刺激时,较多的未成熟网织红细胞从骨髓释放入外周血,在失血及增生性贫血时IRF在外周血中首先升高,因此与网织红细胞比率、绝对值相比,IRF能更好地反映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3],其数据灵敏度更高。
网织红细胞参数参考区间[4]
网织红细胞百分数:
成人:0.5%-1.5%
新生儿:2%-6%
网织红细胞绝对数:
成人和儿童(24-84)X/L
网织红细胞参数临床意义[5]
网织红细胞及其相关参数主要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在临床诊断价值方面,其灵敏度、特异性要优于传统的红细胞与白细胞计数,有较高的深入研究价值。
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和网织红细胞绝对值临床意义相似,其增高表示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活跃,常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还可提示相关药物治疗有效;降低则表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肿瘤放化疗骨髓抑制等。
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与体内贮存铁数量密切相关,可反映体内近期的铁代谢状态,主要用于缺铁性贫血和铁利用障碍等慢性功能性贫血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疗效观察,与其他铁代谢指标如铁蛋白、转铁蛋白相比,具有生物变异度小,不受炎性反应影响等优势。
越接近成熟的网织红细胞,荧光强度越低。正常情况下,高、中荧光网织红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中,而低荧光网织红细胞大部分存在于外周血中。高、中、低荧光网织红细胞的变化比网织红细胞百分数和绝对值更灵敏,可作为贫血类型和贫血程度的重要参考依据。
未成熟网织红细胞包括高、中荧光网织红细胞两种,它的增高是骨髓造血功能增强的早期标志,高荧光网织红细胞和未成熟网织红细胞还能作为骨髓移植后造血功能恢复的早期指标。
网织红细胞参数对于肿瘤疾病的治疗也起到监测作用。化疗是肿瘤治疗的常用手段,但化疗会对患者的骨髓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易产生出血、感染的可能,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WBC和PLT监测骨髓抑制情况均存在监测迟缓、影响因素多等缺点,且WBC和PLT明显降低时,骨髓抑制程度已非常严重,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6]。检测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骨髓抑制情况,成为化疗后骨髓抑制监测的早期指标。文献报道,40例肿瘤患者化疗3d后RET、IRF下降,一周后达到低值,14d回升,其变化速度要明显提前于外周血白细胞,因此RET可以是化疗过程中骨髓抑制与恢复的敏感指标[7]。
适合检查的人群
健康体检的人群
常规查体的住院病人
血液系统疾病的人群
感染的患者
近年来,迪瑞医疗广泛调研一线工作实际状况,将多年在血细胞分析仪领域积累的技术经验与临床需求完美融合,尤其是对网织红细胞等的延伸功能进行深挖,隆重推出BF-/BF-Plus全自动模块式血液体液分析系统,可提供RET#、RET%、IRF、LFR、MFR、HFR、RHE,能够加大对轻度贫血者RET检测的力度,以防漏诊。
同时,因BF-/BF-Plus采用的是当前先进的激光散射结合荧光染色及AISPACE三维分析技术,实现了对网织红细胞及白细胞、有核红细胞的精准检测和异常细胞的筛选。其中BF-Plus可提供CBC、CBC+DIFF、RET、CBC+RET、CBC+DIFF+RET、体液等多种模式检测。BF-/BF-Plus还支持多角度观察3D散点图,更直观地查看标本的粒子分布图,从而为临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辅助诊断依据,适合大、中型医疗机构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罗春丽.临床检验基础[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59.
[2]王文静.网织红细胞检测技术的进展及临床应用现状[J].医学理论与实践,,22(7):~86.DOI:10./j.issn.-..07..
[3]张芹,欧阳红梅,甸白金,等.网织红细胞参数在缺铁性贫血与小细胞性溶血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31(4):-.DOI:10./cma.j.issn.-.2O10.04..
[4]许文荣,林东红.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5]王彦平,丁弘.推荐体检项目:网织红细胞计数加分类[DB/CD].检验医学,.3.4
[6]谭明娟,梅燕萍,徐菲,等.网织红细胞在消化道肿瘤化疗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l,1l(15):-.
[7]岳彩霞.网织红细胞测定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临床意义[J].医药论坛杂志,4,35(9):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