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跟我说,医院体检,医生说自己贫血,要我推荐点补气血的药物,还有人说自己气血亏虚,想要吃点什么来补补气血,还有人经常说自己“贫血、血虚”,以为血虚就是贫血,但其实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率,贫血是指成年人血红蛋白低于12g/L,而血虚是指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苍白、经少闭经等症状。很多朋友蒙了,到底中医的“气血”指的是什么呢?
中医中的“气”是指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包含饮食中的水谷之气、从空气中吸入的清气,以及维持生命活动的脏腑之气。中医认为:气充遍全身,无时不有,无所不至,营养机体,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气的偏盛偏衰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意思就是正气旺盛的人就不容易患病。
中医将“气”按照其分布部位分为宗气(积于胸中,由水谷精微和吸入的清气结合而成,能司呼吸、贯心脉、行气血)、营气(贯注于血脉之中,具有营养功能)、卫气(行走于脉外,能防御外邪)、五脏六腑之气(维持五脏六腑功能的动力)等。
虽然这些“气”分布在不同的人体部位,但是他们的功能作用都是基本一致,总结起来有这么几点:
1.推动作用: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血液的运行、津液的代谢等;
2.气化作用:主要是指人体水谷精微的生成及转化和二便的形成等;
3.温煦作用:保持人体的正常体温和脏腑的各种生理功能;
4.防御作用:抵御外邪的侵袭,并且在外邪入侵机体后,把邪气驱出;
5.固摄作用:气能够固摄血液,防止出血;还能够固摄汗、尿、唾液、胃液、肠液等,防止自汗盗汗、尿频尿急、流涎腹泻等;还能固摄肾精,防止遗精、早泄;另外还要保持内脏位置的恒定,防止胃下垂、脱肛等。
说完气,再说血
《*帝内经》中说“血主濡之”,就是说血有营养作用。血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血在脉中运行,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肉筋骨,对全身组织器官起着滋润营养的作用。使得“目得之而能视,耳得之而能听,手得之而能摄,掌得之而能握,足得之而能步,脏得之而能液,腑得之而能气。是以出入升降,濡润宣通者,由此使然也。”另外,中医认为血藏神,“血者,神气也。”如果血液供给充足,神得到充分的营养,才能神志清晰,精神充沛,思考敏捷,神采奕奕。
怎么判断气血是否充足?
既然“气血”对于人体这么重要,那么,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判断自己身体的气血是否充足呢?中医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1.看头发:“发为血之余”,如果气血充足,头发就会乌黑、浓密、柔顺;如果头发干枯、开叉、发*、脱发等,就说明气血不足。
2.看眼睛:眼睛内外两眦和血络属于“血轮”,白眼球属于“气轮”,如果白眼球的颜色变得浑浊、发*,有血丝,眼睛干涩、睁不开等,就说明气血不足。
3.看唇色:如果双唇发白,就说明气血亏损、贫血、脾胃虚弱。
4.看牙龈:成人如果牙龈萎缩、牙缝变大、容易塞牙,就代表气血不足。
5.看皮肤:如果皮肤白里透红,有光泽、弹性,无皱纹就代表气血充足。
6.看耳朵:如果耳朵饱满、颜色粉红、有光泽、无斑点则代表气血充足。
7.摸手温:如果人的手一年四季都是温暖的,代表人气血充足;手心偏热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8.看指腹:如果指腹饱满,肉多有弹性,则说明气血充足。
9.看指甲上的月牙:如果手指上没有月牙或只有大拇指上有月牙,就说明人体内寒气重、循环功能差、气血不足,以致血液到不了手指的末梢;如果半月形过多、过大,则易患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病等。
10.看睡眠:成人如果入睡快、睡眠沉,呼吸均匀,一觉睡到自然醒,表示气血很足;而入睡困难,易惊易醒,夜尿多,呼吸沉重或打呼噜的人都是血亏。
现在,不会把“血虚”当初贫血了吧!